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月经不调
发病时间:8月初来月经后一直不停,前七天量比较多,后来每天量少但不断,中间偶尔断过一天.8月25号左右又来了,量开始增多.
化验检查结果:试过B超,医生说正常.挂过点滴,当晚确实停了,不过第二天又有了.
您好!月经出血应为20~60毫升,超过80毫升,月经经期超过7天以上为月经过多.月经过多的原因有很多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药物等,建议到正规医院做详细检查确诊后对症治疗.祝您健康!
妇人乃泉阴所集,性情温淳,荣卫和平,诸病无由而生,荣卫虚弱,则百病生焉,经云:“七七而天癸绝”,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效感则有子矣.妇人其天癸者,天生一水也,任脉能通者,阴用之道泰也,太冲脉盛者血气俱盛也,何谓之月经,月者,阴也.经者,经络也.过期而行经者,血寒也.未期而行先行者,血热也.经行作痛者,气之滞也.来后或作痛者,气之虚也.其色紫者为风,黑者多热,淡者多痰,如烟尘水者血不足,耗其气以调其经,则经为人之正气,不宜耗也,夫冲脉气者,任脉血也.气升则升,气降则降,血随气行,无有暂息,若独耗其气,血无所施,正气既虚,邪气必胜,故百病生焉,其经安得调乎.况心生血脾统血脉为之元也.养其心则血生,实其脾则血足,气盛则血行矣,安得独耗其气哉此调经之要法也.行经之时保如产母,一失其宜为病不浅,当戒暴怒莫损於冲任,远色欲莫损为血,一有抑郁缩血必停,起於腰胁,注於腿胯遇新血肾搏,则疼痛不已,散於四肢,则麻木不仁.入於血室,则寒热不定或怔忡而烦闷,或入室而狂言,或涌上出,或归大肠,皆因七情之气所致也.
三: 经水先后无定期:妇人有经水来或断或续,或前或后无定期者,人以为气血之虚也,谁知是肝气之郁结,妇经水出于诸肾,而肝为肾之子,肝则肾亦郁矣,肾郁而气必不宣,前后之或断或续,正肾之或通或闭耳,或曰肝气郁而肾气不应,未必至于如此.殊不知子母关切,子病而母必有顾复之情,肝郁而肾不无缱绻之谊,肝气之郁或开或闭,既肾气之郁或去或留,相因而致,又何疑焉.治法宜舒肝之郁,既开肾之郁也,而经水自有一定之期矣.方用:定经汤.
菟丝子,白芍,当归,熟地,怀山药,茯苓,荆芥穗,柴胡等.
水煎服,二剂而经水净,四剂而经期定矣.此方舒肝肾之气,非通经之药也,补肝肾之精,非利水之品也,肝肾之气舒而精通,肝肾之精旺而水利,不治之治,正妙于治也.以下此方调经有三条辨论明晰,立方微妙,但恐临时或有外感,内伤不能见效.有外感者宜加苏叶,有内伤者宜加神曲,有因肉食积滞者宜加山楂,临症须酌用之.若肝气郁抑又当以逍遥散为主,有热加栀子,丹皮既称加味逍遥散是也.
四:经水忽断忽来寒热往来:其有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寒热往来者,人以为血之凝也.谁知是肝气不舒乎,肝属木而藏血,最恶风寒,妇人当经行之际,血室大开,既逢风之吹,寒之袭,则肝气为之闭塞,而经水之道路,亦随之俱闭,久之而腠理经络各皆不宣,往来 寒热,由是起焉,其气行於分则生热,行於阴分则生寒,然此独感之轻者耳.倘外感之风寒更甚,而风应之热气益燥,且有热入血室而变为如狂之症者,治法宜及其内热未深,外邪独浅,既补肝中之血,通其郁,而散其风,所谓血行风自减者,此其一也,方用:四物汤加味.
熟地, 当归, 川芎, 柴胡, 白芍, 丹皮, 甘草, 白术, 延胡索.
水煎服,此方用四物汤以滋脾肾之阴血,用柴胡白芍丹皮,以宣肝经之风郁,用甘草白术延胡以利腰脐而和腹疼,入於表里之间,通乎经络之内,用之得宜自奏功如声也.
五: 经水行后复行:妇人有经水过多,行后复行,身体困倦,面色痿黄者,人以为血热有佘之故,谁知是血虚而不归经乎,或谓血旺经多,血虚经当缩,今经多而反曰血虚,是何道理.不知经者常也,经能统血,血旺而经亦不多,血不归经,愈衰而经愈不少,惟世人见其过多,而既谓是血之旺,此治法之所以多错,倘经多果是血旺,自是壮健之体,便当行尽既止,精力如常,何至一行再行,漫无收摄,此非血之虚有明微耶,血虚则气弱,阴伤及阳,所以因倦及其身也,血损则精散,骨中髓空,所以色不华於面也,治法大补血,而引之归经,方用四物汤加味:
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白术, 山萸, 黑芥穗, 续继, 甘草.
水煎服,四剂而血归经,十剂后加党参,再服十剂,下月行经,自然可止矣.四物乃补血之神品,白术黑芥穗补中有利,山萸续继止中有行,加甘草以调和诸品,使之各得其宜,所以血足而归经,归经而血静也.
以上是对“月经一个多月了没有停”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尽量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快,平时要防止房劳过度,经期绝对禁止性生活。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