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尿蛋白和潜血,只是尿液的改变,不能说只是肾病的症状,也可以是其他情况如泌尿系统感染,结石等.
我建议你去医院做个详细的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泌尿系统b超等.以便明确诊断,做进一步的治疗.
生活上,多饮水,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鱼,瘦肉等.避免劳累和受凉.
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正常人每天尿中排出的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上限为150毫克,称为生理性蛋白尿.由于量少,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超过150毫克/日,即属于异常蛋白尿.人体在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过冷,过热及在应激状态时,尿蛋白的排出量均可增多,称过性蛋白尿,在几小时或数天后即可恢复正常.
正当尿蛋白的组成主要包括有:血浆蛋白,从肾小球滤过,经肾小管重吸收而排出;肾组织蛋白,由肾小管细胞分泌或因肾小球细胞损伤渗出;尿路分泌的蛋白质,由膀胱,前列腺或尿道等分泌或因尿路组织损伤或炎症而渗出.两者各约占50%.血浆蛋白以白蛋白为主,其余为小分子量蛋白,如免疫球蛋白,IgG,IgA,免疫球蛋白к和λ轻链等;肾组织蛋白主要是Tamm-Horsfall蛋白.尿蛋白组成很大程度受不同疾病的影响.
(一),按蛋白尿发生机制分类
1. 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或肾小球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如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增高或血浆流量减缓,可使大量蛋白质滤过到肾小球滤液中,远远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造成蛋白尿.这类蛋白尿临床上最常见,多鉴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循环障碍,缺氧等.
2.肾小管性蛋白尿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影响对肾小球滤液中的蛋白质的重吸收而造成蛋白尿.常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小球-间质疾病,如肾盂肾炎,镇痛药肾病抗生素肾损害,重金属(汞,镉,金等)中毒,先天性多囊肾,肾髓质囊性肾,海绵肾以及各种先天性肾小管疾病.
3.溢出性蛋白尿
肾小球的滤过膜无损,由于血浆中异常蛋白质如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轻链,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成分增加,因其分子量小,易从肾小球溢出,不能完全被肾小球重吸收,而造成蛋白尿.
此外,临床上常出现两种类型蛋白尿并存的情况,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同时侵犯肾小球和肾小管,出现肾小球性和肾小管性蛋白尿,称之为“混合性蛋白尿”.
(二),按尿蛋白含量分类
尿蛋白含量可轻度或重度,临床上一般分为肾病综合征型蛋白尿和非肾病综合症型蛋白尿.
(三),按蛋白尿的分子量分类
尿中蛋白质可分为小分子,中分子和大分子蛋白质,按尿蛋白的分子量不同的蛋白质组成,可分为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蛋白尿,这对诊断,鉴别诊断,病理改变,病情,治疗和预后估计有参考价值.
1. 选择性蛋白尿
尿蛋白组成中以中分子(白蛋白,转铁蛋白)和小分子(1.5万~5万)为主,而大分子蛋白质很少.表明肾小球滤过膜的损害较轻.
2. 非选择性蛋白尿
尿蛋白组成除中,小分子蛋白质外,大分子蛋白质也增多,严重者各种血浆蛋白质均能滤出.表明肾小球滤过膜的损害比较严重.
在临床上,有报告尿蛋白的选择性与肾小球病变无肯定的关系.
健康的人也会排出一些尿蛋白
健康的人也会出现极少量的尿蛋白,但在定性检查时只要试纸不变色呈阴性(一)就属正常. 此外,定量检查尿蛋白量,每日在100毫克以下时皆属正常的范围. 另外,即使身体并无障碍,只要有激烈运动,酷寒,精神兴奋,强烈压力时,也会出现尿蛋白.
肾脏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
肾脏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多数为良性,当其疾病治愈后,蛋白尿也就随之消失.
热性蛋白尿:感冒等疾病引起发烧至摄氏三十八度以上时就会出现蛋白尿.
起立性蛋白尿:年轻人脊椎向前弯屈压迫到肾脏血管时就会有蛋白尿的情形.如果不治疗,在三十岁前后也会自动消失.
淤血肾:心脏衰竭等肾静脉淤血时会出现尿蛋白,但淤血消失时蛋白也会消失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