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是由于孩子受了委屈,冷落,伤害,恐吓,甚至有时是无理取闹,撒娇等.其特点是哭闹时眼泪不多或者干脆无泪,哭闹间孩子可能会偷眼观看成人的表情或举动.家长对孩子的各类哭闹应采取不同的对策,不应孩子一哭闹就去哄,或者惊慌失措,否则不但达不到目的,还有养成孩子越来越爱哭的毛病.对不同哭闹的对待方法如下:对生理性哭闹,应当查一下原因,并满足孩子的要求.对病理性哭闹,也要尽快找出原因或到医院检查和治疗.但对于心理性哭闹特别是纯心理性哭闹,既不能过于严厉,也不能过于迁就.也就是说,孩子在出现非身体方面的原因导致的哭闹时,既不能强行制止其哭闹,也不能一味顺从.过于严厉,孩子无法坦诚地表露心中的情感,长期下去会导致小儿感情冷漠,呆板.一味顺从又会使小儿感觉到哭闹是使父母屈从自己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孩子不仅会得寸进尺,而且还学会了利用自己的眼泪去要挟父母,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哭闹,养成任性,自负的恶习.对这种哭闹家长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即用置之不理的办法对待,使哭闹中的孩子冷静下来,然后给他讲一些道理.但对很小的孩子如婴幼儿期讲很多的道理也理解不了时,家长的态度比语言有时更有作用.比如:父母用严肃的表情和坚定的语气对待孩子的哭闹,孩子会从中明白,哭闹是徒劳无获的,必须服从家长的命令;自己的无理要求即使使用了眼泪也无济于事……但是,对于孩子的正常心理需求,还是应该给予适当满足的.不能因自己的工作忙或心情不好就对孩子置之不理,而是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作一些游戏,给孩子温暖与体贴.
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可以说昼夜不分,醒了就吃,吃饱了就睡,一直到4~5个月才逐渐形成规律.到7~8个月时,80%的婴儿白天醒(偶睡一下),晚上睡觉,到1岁时接近成人的生活规律. 对婴儿本身来说,生长激素在晚上熟睡时分泌量较多,促使孩子身高的增长,夜啼时间一久,身长增加的速度就会显得缓慢. 婴儿夜啼除了生物时钟尚未转向成人化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例如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太冷,太热,太闷均使小儿不适而哭闹.还有一些婴儿半夜一定要喂一次奶,如果不喂就哭闹不止.有的婴儿尿布湿了,如果不及时更换也要哭闹.其他如某些疾病(佝偻病,尿布皮炎等)也可引起夜间啼哭.纠正婴儿夜啼要消除诱因.对小儿生物时钟日夜颠倒的现象要逐步纠正,白天不要让孩子睡眠次数过多,时间过长,孩子醒时要充分利用声,光,语言等逗引他,延长清醒时间;晚上则要避免其过度兴奋而不入睡或产生夜惊.卧室内外要安静,温度适宜要革除半夜再吃一顿的习惯,如有疾病应及时治疗.孩子睡眠时间的掌握如下:新生儿每天20小时;2~5个月的婴儿每天17~18小时;6~12个月的婴儿每天14~15小时;11~3岁的孩子每天12~13小时;3~7岁的孩子每天10~12小时;7岁以上的孩子每天9~10小时.
以上是对“我的宝宝白天抱着睡也能睡一会醒”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