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我儿子9岁2个月,在9月27日晚叫耳后疼,被确诊为面瘫,后医生建议检查了脑CT和核磁共振,结诊断结果为“左侧额上部蛛网膜下腔增宽,左侧额上部较大蛛网膜颗粒,局部颅骨明显变薄,头皮略隆起.请问这是什么病?谢谢!
儿子的面瘫是被确诊的,正在采用针灸治疗,现在是我对他的脑MRI的诊断结果不明白,想向医师咨询一下这个结果是怎么回事?
多数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内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1917年,Dandy首次提出外部性脑积水(External Hydrocephalus,EH)的概念,称EH是交通性脑积水,在婴幼儿期是一种特殊类型.一般认为只发生于囟门未闭合的婴儿,而开放的颅缝是EH发生的必备条件.迄今为止有关EH的发病机制尚不明了,多数学者认为当颅缝开放时,蛛网膜颗粒吸收脑脊液功能发生障碍,是导致蛛网膜下腔积液的主要因素,脑炎,脑膜炎,硬膜下血肿,脑室内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使蛛网膜发生机械性或炎性变化,可影响其对脑脊液的吸收.EH由多种原因所引起,围产期因素是主要病因,包括窒息,难产,早产,颅内出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颅脑外伤与感染亦是重要原因,肺部感染,维生素A中毒或缺乏均为病因.EH诊断主要通过头部CT检查:(1)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增宽,其他区域蛛网膜下腔不宽或稍宽;(2)基底池主要是鞍上池扩大;(3)额顶区脑沟加宽加深,其他区域不加深;(4)脑室不大或轻度扩大;(5)脑室横径/颅腔横径5mm.如需排除其他它原因脑积水可选择MRI做矢状切面.EH是一种良性暂时性交通性脑积水,呈自限经过,随着病因去除,颅脑不断发育,颅骨缝闭合,蛛网膜颗粒吸收脑脊液功能改善,EH大部分可自行恢复.有颅高压者应用甘露醇及速尿脱水,或Diamox减少脑脊液分泌,积极应用神经营养药以促进脑细胞康复.
在看看这个
一,什么是外部性脑积水
外部性脑积水是指颅内蛛网膜下腔的积液增多,即颅骨和大脑组织之间的一个腔隙内水的积聚过多.正常情况下,蛛网膜下腔有少量的液体,其数量由于分泌和排泄处于动态平衡下而保持恒定.但是,如果在病理情况下如脑膜炎症和蛛网膜下腔内血管炎症和出血,则会出现脑脊液分泌增多或和排出障碍而导致蛛网膜下腔液体潴留,另外,在大脑额叶萎缩或发育不良的情况下,由于大脑与颅骨之间蛛网膜下腔空隙增大,也会出现继发性液体增多.外部性脑积水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先天性或炎症性脑积水,后者是指脑室内积水增多,其结果是积水压迫脑组织而出现脑萎缩,预后差,多需手术治疗.而外部性脑积水是室外型的积水,预后较好,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二,产生外部性脑积水的原因
凡在围产期产生的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外部性脑积水.主要的原因有:婴儿在分娩时有窒息,缺氧,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额部萎缩,核黄疸,早产等.出现上述情况者可导致外部性脑积水,但也有部分患儿不能找到原因.
三,外部性脑积水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近50%的患有外部性脑积水的患儿生长发育正常,但也有约一半的小儿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或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较严重的有:瘫痪,智能发育落后,癫痫等,轻者有:运动发育迟缓,一过性抽搐发作,热性惊厥,言语发育落后,体重不增加,难喂养,易兴奋,易激惹,多动,注意力难集中,学习困难或障碍.但总的来说,最常见为:运动发育迟缓,言语发育迟缓,行为问题.
四,如何早期发现外部性脑积水
外部性脑积水多数可在半岁前发现,但在2个月龄前作头部CT或头部B超不一定有外部性脑积水的表现.如果发现有以下情况则应引起警惕:
1,多哭,易兴奋,激惹,易惊叫,惊跳.
2,睡眠不宁,易醒,入睡难,持续睡眠时间短,每日总睡眠时间〈15小时.
3,喂养困难,吮奶差,易吐奶.
上述表现虽不一定是外部性脑积水,但也有可能影响婴儿今后的精神和心理发育.
如在发育过程中发现下列有情况也应引起警惕:
1,头围大于正常同龄婴儿或头围增大快,前囟大或闭合迟.
2,反应差,迟钝,手脚活动差,对声音,色彩无反应.
3,身体僵硬伸直或轻弱无力.
五,如何诊断外部性脑积水
确诊外部性脑积水主要靠头部CT,头部核磁共振或头部B超.头部B超价廉,许多基层医院都可做,但准确性有限(80%准确性),可作为早期筛查和定期复查的方法.头部核磁共振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但价格贵,不适宜常规检查.而头部CT是目前诊断外部性脑积水的主要方法,其价格相宜,且影像清晰,可符合诊断的要求.
外部性脑积水的发现在于家长的早期发现仔细观察,如发现有异常及时向专科医师咨询和检查.
六,外部性脑积水的治疗
对外部性脑积水的治疗,提倡越早越好,一般来说半岁以前治疗效果最理想.治疗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治疗所发现的异常,如惊跳,激惹,抽搐,瘫痪等.二是对今后在发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异常进行预防性治疗,如运动发育较同龄儿迟缓,十五个月还未能叫爸爸,妈妈或发音不清等,需早期进行干预治疗,以保证今后生长发育正常.治疗的方法和时间需根据病情而决定,轻-中度功能障碍或发育异常者,也需治疗1-3个月以上.除医生建议须在医院住院治疗外,多数可在门诊定期复诊,由医生指导在家中治疗.
七,外部性脑积水的预后如何?
大多数的外部性脑积水可自行吸收痊愈,但有30%-40% 患者可能有运动发育迟缓,特殊的运动技能障碍,语言发育落后,学习困难,行为障碍(如多动,注意力难集中,冲动,违拗等),仅极少数可能会遗留有瘫痪,癫痫,智力低下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
温馨提示: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