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各位医生您们好,我女儿现已经两个月了,最近一段时间她耳朵里流出黄色的东西,闻起来很臭,请问这是什么症状,怎么治疗?
病情分析:
孩子耳朵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意味着他患了化脓性中耳炎.这是因为婴儿的耳咽管(从咽部通向中耳的一条管道)较短,宽而直,呈水平位,故咽部细菌容易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另外,由于婴儿抵抗力低,全身感染后亦可并发中耳炎.
指导意见:
常见原因:
(1)孩子吃奶时平卧呛咳.
(2)溢乳或吐奶后乳汁流入耳内;洗澡水,眼泪进入耳内.
(3)上呼吸道感染并发中耳炎.
(4)家长用硬物给孩子挖耳朵,损伤鼓膜.
临床表现:因小婴儿不会说话,有时容易延误诊断或在耳道流脓时才发现病症.
患病早期疼痛剧烈,常有哭闹,烦躁,拒绝吃奶,用手抓耳或打头等表现,一般还伴有高热,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家长可轻摇孩子耳廓,如孩子哭闹加剧或用手自卫,则有患本病的可能.鼓膜穿孔后,耳道内流出脓液,孩子疼痛减轻,恢复安静,体温可降至正常.
治疗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及局部治疗.疗程要足够,以防复发及转成慢性,反复发作或转成慢性可影响听力.
本病以预防为主.妈妈应注意:孩子不要平卧吃奶,喂奶后竖抱拍嗝;防止呕吐物,洗澡水,眼泪,奶液进入耳内;不要自己给孩子挖耳朵;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孩子鼻堵严重,应去耳鼻喉科检查并治疗,解除鼻堵是防止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病情分析: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
指导意见:
1.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2.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3.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
4.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签吸干水分.
5.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
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7.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体质,减少感冒.
8.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