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患者前列腺炎有点痛
2008年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有治疗,医生说我是前列腺炎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医来医去都不好,是什么原因?
病情分析:
拉尿分撒这是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前列腺炎症通常不引起阳痿(勃起功能障碍),但当前列腺痛症明显时,因为其恼人的性器官,会阴区的疼痛而导致性欲下降,勃起不良;同时,前列腺炎多有神经功能障碍,你的病情反复发作,应该是病后的护理做得不够,可以尝试中药治疗
指导意见: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许多方法在治疗前列腺炎出都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只要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医生密切配合,是可以治愈前列腺炎,开始新生活的,1.抗生素治疗,2.中药治疗,3.针灸治疗
病情分析:
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特异性和非特异感染所致的急慢性炎症,从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症状.前列腺炎可分为非特异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特发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又称前列腺病),特异性前列腺炎(由淋球菌,结核菌,真菌,寄生虫等引起),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其它病原体(如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引起的前列腺炎,前列腺充血和前列腺痛.
由于精囊和前列腺在解剖上是邻居,精囊的排泄管和输精管的末端汇合成射精管,射精管穿过前列腺进入尿道,故前列腺炎常常合并有精囊炎.按照病程分,可分为急性前列腺炎和慢性前列腺炎.其中急性前列腺炎是由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前列腺炎症.
急性前列腺炎可有恶寒,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局部症状是会阴或耻骨上区域有重压感,久坐或排便时加重,且向腰部,下腹,背部及大腿等处放射,若有小脓肿形成,疼痛加剧而不能排便;尿道症状为排尿时有烧灼感,尿急,尿频,可伴有排尿终末血尿或尿道脓性分泌物;直肠症状为直肠胀满,便急和排便感,大便时尿道口可流出白色分泌物.
慢性前列腺炎分为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病.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常由急性前列腺炎转变而来;前列腺病常由病毒感染,泌尿系结石,前列腺慢性充血等引起.性交中断,性生活频繁,慢性便秘均是前列腺充血的原因.
第一类,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由细菌感染引起,起病急,病情重,有全身症状,前列腺液检查有大量的白细胞,脓细胞,细菌培养阳性
第二类,慢性细菌前列腺炎:也是由细菌感染引起,85%由大肠杆菌引起,病程长,病情反复,前列腺液检查阳性,细菌培养阳性
第三类,A:慢性非细菌前列腺炎:可能由支,衣原体感染有关,病程较长,治疗有一定难度,前列腺液检查阳性,细菌培养阴性
B:前列腺痛:病因不明,病人有自觉症状,前列腺检查阴性,细菌培养阴性.
第四类:无症状性慢性前列腺炎:病人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在体检时才被发现.
指导意见:
1,一般治疗:应卧床休息3-4天,大量饮水,禁忌饮酒和食用刺激性食物.可行热水坐浴或会阴部热敷,并保持大便通畅.禁忌性生活.
2,抗生素治疗:
1)当病人全身症状明显,体温较高,血中白细胞明显升高时,应通过静脉给药,使用1周后改用口服药直到1个月;
2)应选用能够弥散进入前列腺内且快速有效的静脉用广谱抗生素,迅速控制症状,以防转为慢性前列腺炎.待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后,再选用敏感抗生素.
常用的广谱抗生素有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
常用的静脉用药物有舒普深2.0g,静脉滴注,每日2-3次;新瑞普欣3.0g,静脉滴注,每日2次;左氧氟沙星2.0g,静脉滴注,每日2次;莫西沙星(拜复乐)4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等.
常用的口服药物有达力新0.5g,每日2次;利复星0.2g,每日2次;拜复乐0.4g,每日1次等.
3,对症治疗:
1)如发生高热,应对症给予退热药,如消炎痛栓1/2粒,肛塞,PRN;百服宁1片,PRN等.
2)如膀胱刺激症状明显,可选用:渡洛捷0.2g,口服,每日3次;哈乐0.2mg,口服,每日1次.
3)如发生排尿困难或尿潴留,应行暂时性耻骨上膀胱穿刺造口以引流尿液,或采用细软的硅胶导尿管留置导尿.
4,手术治疗:如果急性前列腺炎已形成前列腺脓肿,则应经直肠或经会阴部行切开引流术.如果脓肿局限于前列腺内,可用尿道镜行前列腺穿刺排脓术,然后注入广谱抗生素.
生活护理:
中药治疗:
前列腺炎,尤其是慢性的列腺炎出于是一种慢性病症,使得祖国传统的中医药在其治疗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而且前景让人乐观.中医一般把慢性前列腺炎分为五型进行辨证施治,这里我们做分别的介绍.
湿热下注型:症见小便淋涩赤痛,少腹拘急,会阴部胀痛,尿道口摘白浊,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方选八正散加减:木通7克,车前子10克,扁蓄10克,瞿麦10克,滑石20克,栀子10克,大黄6克,甘草5克.脾虚湿盛型:症见小便流浊,面色不华,肢体困倦,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虚.治宜健脾利湿,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0克,炒白术15克,茯苓24克,薏苡30克,砂仁7克,泽泻15克,当归10克,坤草30克,陈皮10克.
气滞血痪型:症见小便涩滞会阴及小腹下坠胀痛,前列腺肿大坚硬,舌紫暗,脉弦涩.治宜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方选少腹逐瘀汤: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5克,小茴香6克,川楝子10克,乌药10克,赤芍12克,泽兰15克,蒲公英30克.
肝肾阴虚型:症见尿道口常有白浊,会阴坠胀,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肝肾,清泄相火.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5克,黄柏10克,土地黄30克,泽泻15克,丹皮15克,茯苓30克,制首乌15克,黄精15克,白藤10克,丹参15克.
肾阳不足型:症见小便淋涩挟精,畏寒,腰膝酸冷,阳痿,早泄,舌质淡胖,脉沉弱.治宜温肾壮阳,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减:制附片10克,菟丝子10克,仙灵脾10克,杜仲10克,黄精10克,当归15克,山药15克,茯苓24克.
另外,一部分中成药效果也不错,像银花泌炎灵片,前列康舒强效组方, 李氏前列失贴 ,前列康等纯中药.
温馨提示:
多饮水,不憋尿,节制性生活。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