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周多
孩子八岁多了,中医诊断为积滞,脾胃虚弱,阴虚内热.面色灰黄,不爱吃饭,口气重,脾气倒还好,晚上也没发现盗汗(一岁左右倒是得过盗汗,后治好),
从小至今一直如此,可能是用药太多导致.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我现在给他揉板门,摩腹,推腹,掐四横纹,足三里因为找不准所以没有做,捏脊天冷还没开始做.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向大家请教,推腹和摩腹我现在大约一天三次,是不是多了?还是本来就越多越好?另外我给他揉的这些地方都对吗?还需要加哪些手法呢?谢谢大家了!
病情分析:
摩腹和推腹一天一次,每次100-200下即可.宝宝是脾胃虚弱引起的积滞,不宜手法过多过重.
指导意见:
您所说的手法都是治疗小儿积滞和调理脾胃很好的手法,看来您对小儿推拿的手法还是很了解的.
除此之外,您还可以增加补脾经,推三关,运内八卦,揉中脘,分推腹阴阳,揉天枢,按揉足三里.
这种病单用捏脊配合针刺四横纹治疗,效果也是很好的.
谢谢,运内八卦也做的,忘了写了,我是逆运内八卦,不知对否?补脾经就是旋推大拇指吧,方向有讲究吗?还有人建议我增加清胃经和清大肠经,不知需要不需要,如需要,方法是如何呢?另外我推了有一段时间了,最明显的感觉是孩子愿意喝水了,不知这是不是好转的表示呢?
逆运内八卦降气效果好,主要用于治疗气逆之咳喘;顺运内八卦则可以行滞消食,主治胃脘胀,呕吐,纳呆.所以您应该给宝宝用顺运内八卦.补脾经就是指分推或旋推患儿拇指末节罗纹面(也就是大拇指长指甲的那一节的手心那一面),自指尖向拇指末节指纹方向推(也就是从指尖向手掌那个方向推,不过只推一个手指节).如果方向反过来,从指节向指尖直推,就是清脾经了.宝宝要是热像严重,比如大便干硬臭秽或者便秘,可以加上清胃经和清大肠,如果热像不严重就暂时不要加了,毕竟宝宝是因脾胃虚弱引起的.小儿推拿是有一定疗效的,宝宝愿意喝水是好事,希望您能继续坚持.
病情分析:
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指导意见:
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