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每天小便次数频,每次尿液量不多
可能几次性生活比较刺激,一年时间左右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自己买过左氟诺沙星胶郎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是不是慢性尿道炎,应该吃什么药
病情分析:
您好!您的情况考虑慢性阴道炎的可能性比较大。
指导意见:
您现在需要做的是做个尿常规确诊一下,然后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的用上抗生素,至少两周或者更长时间才能治好。请不要自己随便吃药。祝您早日康复!
病情分析:
这位朋友你好,单独的看你这症状说明不了什么,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
指导意见:
你好,建议去医院看看,是不是还有别的炎症,最好不要拖,身体要紧,谢谢你的提问
病情分析:
从你的描述来看,这个情况是泌尿系感染的情况造成的这个不适的。
指导意见:
这个情看以口服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三金片,同时多喝水,多小便,这样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的。
以上是对“是不是尿道炎”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你好,尿频考虑是泌尿系感染引起的。
指导意见:
是尿道炎,建议你吃点甲硝唑片加左氧胶囊治疗,效果挺好的,忌口,不要吃辛辣食品,注意个人卫生。
病情分析:
这位患者朋友你好,你这种情况不一定就是尿道感染引起的,很多的情况都是可以引起的
指导意见:
建议你首先到正规的医院进行一个血常规和尿常规,看看具体的情况,再决定下一步的情况好吧
我以前得过盆腔炎,是不是因为盆腔炎引起的?
有这种可能性
病情分析:
感染是以尿液内有大量细菌繁殖,引起尿路炎症,并以尿频、尿急、尿痛尿路刺激症状等为临床特点。淋证是由肾虚,膀胱湿热为主而致膀胱气化失司,尿道不利,排尿不畅的一类病症。淋证的基本临床特征是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或伴有血尿,或伴有尿浊,或排出砂石等。因此,尿路感染属中医淋证的范畴。然而,尿路感染与淋证又不完全相同。尿路感染有的有临床症状,有的则无临床表现。淋证又有热、石、气、血、膏、劳之分,凡有尿路刺激症状,除非特异性尿路感染之外,肾结核、泌尿系结石、膀胱癌、前列腺炎、乳糜尿等均属淋证的范畴。因此,非特异性尿路感染属中医淋证中热淋、血淋及劳淋的范畴。 1)尿路感染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指导意见:
主要病因病机如下: 1.膀胱湿热感于外者多因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从下窍上犯膀胱,酿生湿热;或外感湿热,下注小肠,传入膀胱。生于内者,多因过食肥甘酒热之品,脾胃运化失常,积湿生热,湿热流入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遂发为淋证。 2.肝胆湿热因情志失和,恼怒伤肝,肝气郁结,胆失通利,肝胆郁热,久郁化火,气火郁于下焦,循经下注膀胱,酿生湿热,发为本病。 3.三焦湿热夏秋之交,湿热邪盛,侵袭机体,湿热之邪困阻三焦,气机不利,发为本病;或湿热伤中,中焦不运,升降失司,浊阴不降,下焦不利,湿热内郁,发为本病。 4.脾肾气虚淋证日久,过服寒凉,伤中败胃,或劳倦过度,损伤脾土,或膀胱湿热久蕴,内伤于肾,致脾肾气虚,脾不运化,肾失开阖,水道不利,湿浊留恋不去,则淋沥不已,时作时止。 5.肝肾阴虚湿热久蕴,或渗湿利尿太过,伤及肾阴;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致肝肾阴虚。阴虚而湿热留恋,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淋沥不已;或阴虚火旺,虚火灼络,络伤血溢,则血随溺出。 6.气阴两虚淋病治不得法,显证虽去,余邪未尽,停蓄下焦,暗耗气阴;若清利太过,湿热虽去,但正气受伤;或失治,久病不愈,湿热不除,气阴两伤。总之,本病的病因以湿热为主,其病理损害有两大特点:一是湿热贯穿病程的始终;二是湿热壅塞气机,阻碍气化。本病的病位在肾与膀胱,与肝、脾、肺有关,病初多为邪实之证,久病则由实转虚;如邪气未尽,正气已伤,则表现为虚实夹杂的证候。 2)如何辩证治疗急性期尿路感染?急性期,包括急性尿路感染和慢性尿路感染急性发作期,临床上以尿频、尿急、尿痛、尿浊,或发热恶寒,偶见血尿为特征。 1.膀胱湿热主证:小便频数,短涩刺痛,点滴而下,急迫灼热,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发热恶寒,口苦呕恶,或腹痛拒按,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泻火,利湿通淋。方药:八正散加蒲公英、石韦。取滑石、石韦、蒲公英各30克,车前草15克,瞿麦、篇蓄、山栀、灯心草各10克,木通、大黄(后入)、生甘草各6克。 2.肝胆郁热主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心烦欲呕,不思饮食,尿频而痛,溺色黄赤,少腹胀痛,舌红苔黄或腻,脉弦数。治法:清泻肝胆湿热。方药:龙胆泻肝汤。用车前子、当归各15克,柴胡、泽泻、生地各12克,龙胆草、山栀、黄芩各10克,木通、甘草各6克。 3.三焦湿热症状:寒战高热,午后热盛,身重疼痛,胸闷不饥,口干不欲饮,脘腹痞满,时感恶心欲吐,小便浑浊,苔黄厚腻,脉濡数或滑数。治法:宣利三焦,清化湿热。方药:三仁汤加味。取生薏苡仁、飞滑石各30克,白蔻仁、制半夏各12克,杏仁、厚朴各10克,竹叶9克,白通草6克。 3)如何辨证治疗缓解期的尿路感染?缓解期,急性症状已缓解,病程在6个月以上,小便涩痛不甚显著,时作时止,感腰痛,疲乏无力,常因劳累或感冒引起急性发作. 1.脾肾气虚主证:倦怠乏力,纳呆腹胀,腰酸腰痛,尿频清长或夜尿多,大便稀软,时感小便涩滞,时作时止,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法:益气健脾补肾,佐以利湿。方药;清泉饮(自拟方)。取薏苡仁、石韦各30克,党参、黄芪、山药、茯苓、枸杞、车前子(布包)各15克,菟丝子12克,甘草3克。 2.肝肾阴虚主证:头晕耳鸣,甚则头痛,潮热盗汗,口干唇燥,腰酸痛,小便短赤而黄,舌质偏红苔薄黄或少苔,脉沉细或弦细治法:滋阴清热利湿。方药:知柏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味用益母草18克,山药、茯苓、车前子(布包)各15克,熟地、牡丹皮、泽泻、女贞子、旱莲草各12克,知母、黄柏、山萸肉各9克。 3.气阴两虚主证:小便黄浊涩滞,尿意不尽,或淋沥不畅,反复发作,病程缠绵,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腰酸痛,低热口干,但不欲饮,或手足心热,舌尖红苔薄白少津,脉沉细或弱。治法:益气养阴,佐以清热利湿。方药:山药劳淋汤(自拟方)。取山药、白茅根、麦冬、石韦各30克,党参、黄芪、茯苓、枸杞、女贞子、旱莲草各、车前子(布包)、益母草各15克,甘草6克。 4)中医认为此病病机为“肾虚膀胱湿热”。急性期宜清利膀胱湿热。如果病情迁延,出现正虚,则可佐以补肾培本。饮食忌辛辣油腻之物,以避免助长湿热,加重病情。饮食既可充饥提供营养,也可防病、治病,“医食同源、药食同源”是中医学之特色。以下介绍几则治疗“尿路感染”食疗药膳: 1.绿豆芽汁取绿豆芽500克洗净,绞取汁。白糖适量调味饮服。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3--5天。此方适于尿路感染尿频、尿急、尿痛者。素体虚寒、形寒、肢冷者不宜多食。 2.凉拌莴苣丝用鲜莴苣250克,食盐适量。将鲜莴苣去皮,用冷开水洗净,切丝、食盐调拌即可。随量食用或佐餐。此方清热利尿,适应于沁尿系感染属膀胱湿热者,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短赤。 3.清炒绿豆芽取绿豆芽250克,将绿豆芽洗净起油锅炉炒熟,下盐调味即可,随量食用或佐餐。此方清热利湿。适应于尿路感染属膀胱湿热者,症见小便灼热不利或尿频涩痛。 4.苋菜汤用冬苋菜已结子的老根50克,生甘草10克。将冬苋菜根、甘草洗净,加水煎成1000毫升代茶饮。1日多次饮,连服1周见效。此方适应尿路感染之小便涩痛。 5.淡菜汤取淡菜10克,加萝卜或冬瓜、荠菜、芹菜均为100克,任选一种。淡菜加少量水先煮熟,然后加入上述任何1种配料同煮,可加调料作为菜肴随意吃。此方适应腰酸、小便余沥。对肾盂肾炎肾虚者较好。 6.黄花菜汤用黄花菜60克,白糖适量。黄花菜、白糖,加水2碗,煎成1碗。每日1次,连服1周。此方适应尿路感染之小便短赤、腰酸。 5)饮食酸碱调节须知:大多数抗生素在碱性尿液中的抗菌作用强,如磺胺、氨基甙类;但也有少数抗生素如四环素、呋喃口旦啶,在酸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强。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注意调节饮食的酸碱度。1.碱性食物:豆腐、大豆、四季豆、莴苣、萝卜、土豆及瓜果等。2.酸性食物:猪肉、牛肉、羊肉、鸡、鲤鱼、鱿鱼、米面及啤酒等。 6)饮食调养原则是什么?1.多饮水,每天1500--2000毫升以上。饮水可增加尿量,对感染的泌尿道有“冲洗”和清洁作用。2.宜吃清淡、富含水分的食物,忌食韭菜、葱、蒜、胡椒、生姜等辛辣的刺激性食品。3.进食各种蔬菜、水果,因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有利于炎症消退和泌尿道上皮细胞的修复。4.选择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功效的食物,如菊花、荠菜、马兰头、冬瓜等。5.忌食温热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兔肉和其它油腻食物,以免炎症加剧。6.忌烟酒。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温馨提示:
在未治愈前避免性行为。家庭中做好必要的隔离,浴巾、脸盆、浴缸、便器等分开使用,或用后消毒。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