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小时爸爸比较宠,几乎是有求必应。父母脾气也是比较急躁,现在小孩7岁半了,脾气比较暴躁,他想到的事提的要求都要求马上做到,否则就是不依不饶,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妈妈说的话不会听,跟妈妈就一直犟,就怕爸爸动手。虽说心里明白要父母耐心,让他自己冷静下来再说道理,事后是会说自己错了,但说归说,似乎效果不大,明天还是会这样,他每天都会不痛快。感觉他是缺少信任感,对父母说的事都会不信任,但我自问也从没有意骗过他,偶尔因为记性不好会忘记一些事,但从没失言过,我们对他的教育也是要求讲诚信,要说到做到。
病情分析:
7岁半,脾气比较暴躁,在家中畏惧父亲的暴力,不听从母亲的话,随心所欲,必须有求必应。
指导意见: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启蒙者。父母和孩子生活时间最久,对孩子影响最大,孩子会学习父母的性格,好的坏的一面都会学习。在与父母的交流沟通中学会了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渐渐形成自己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小时候的经历让孩子知道哭闹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长大就会延续。父母的性格不同,孩子也是把握住的,所以对待父母的态度不同。而父亲往往会意暴力解决问题,导致孩子表面认错,内心并不认为自己有错。建议父母在生活中多和孩子沟通,和孩子共同去经历,逐渐让孩子独立,知道想要的东西需要自己努力才能获得,什么东西可以要,什么不可以要。过分溺爱不利成长。
医生询问:
你好:有些内容没看懂。
孩子没有太多的理性,所以道理是没什么用的,他只是不得已的听着,并不能很好地应用的,我们大人有时候也这样,不是吗?因为我们有太多的本能欲求。
小时候家长的做法,注定了现在问题的出现;所以,首先别怪孩子如何如何,那是父母前面给养成的习惯,大人的习惯尚且难改,何况孩子?那就从态度上接受孩子的做法,(家长的接受,就让孩子丢掉部分对抗的欲望),然后才是问孩子的想法,理由;然后才是说自己的想法,理由;然后才是彼此去权衡。
人,感应的是心,不是语言;同样的语言不同的说法,会有不同的效应,这个知道吧?那也要做到的。其他具体的就不说了,自己先去反思自己,首先是态度,然后才是做法。家长改变了,然后才能慢慢影响孩子的。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