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HBSAG.HBCAB两项是阳性
肝功能正确
病史:四年
这是肝炎吗 能转阴吗 怎么治理啊
全世界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HBV),约3.5亿人为现症慢性HBV感染者,其中15%~40%的HBV感染者在一生中可能会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肝癌、肝硬化、肝衰竭。作为肝炎大国,我国HBV感染率为57.6%,携带率为9.75%,有些地区如广东的HBV携带者已超过1000万。专家认为,在目前药物治疗的现状下,乙肝治疗策略最根本的就是规范。规范治疗在于理念正确考虑到HBV具有高度变异的特点,变异病毒对于抗HBV药物应答率低,且易产生耐药性影响疗效,从而使慢性乙肝具有难治性与复杂性,因此规范治疗尤其显得重要。坚持及早治疗、终身监测、长期间断针对性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的原则是关键。规范慢性乙肝治疗,首先应对关键问题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比如,考评乙肝治疗疗效的目标有不少,像表面抗原消失就是病情缓解的最可靠指标,但这在当前临床上可行性不高,属于“可望不可及”的理想;而比较现实的疗效终点则是HBeAg血清学转换,即e抗原消失同时伴随e抗体出现,这对于“大三阳”患者而言可以说是达到了“小康社会”的理想;实在不行,可以退而求其次,即实现病毒DNA抑制、转氨酶恢复正常的目标,也算是达到“温饱”。早期治疗改善预后由于无法预测慢性乙肝进展情况,所以所有存在病毒复制的慢性乙肝患者均应早期治疗,这不仅可以改善预后,预防并发症,还有助于阻止病情发展和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当然,决定开始治疗的时间也必须仔细权衡长期治疗的效价比、危险性以及患者的意愿、年龄、状况和肝病的严重程度,而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阻止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当患者处于“免疫耐受期”时,安全、廉价、不良反应少、可长期使用的理想治疗方案目前还没有,所以此时不推荐抗病毒治疗,而只有当“免疫耐受”被打破,HBeAg阳性且转氨酶持续升高2倍以上,才被推荐治疗。定期监测以便及时处理对于慢性HBV感染者,应进行终生监测,并给予长期间断性、有针对性的治疗。定期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针对病情发展早期予以针对性治疗。比如,对于有HBV复制指标且转氨酶水平升高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有HBV复制指标但转氨酶水平正常或低水平波动者,最好进行肝组织活检,并根据结果采取或抗病毒治疗、或抗炎保肝治疗、或抗肝纤维化治疗、或暂时不用药密切观察等措施。对于非活动性表面抗原携带者,应每6-12个月复查肝脏生化指标,必要时作B超,及时查明病情活动和转化。有资料显示,在对744例表面抗原携带者进行的平均8年多的定期监测中,有68例转化为肝癌,这些患者的肝癌切除率为16.4%,1年生存率为31.5%,远高于当地就诊的其他肝癌患者(分别为8.7%和9.7%),看来运用B超和甲胎蛋白的定期随访,确能使表面抗原携带者的肝癌较早发现、提高疗效。综合治疗以抗病毒治疗为主 对于慢性乙肝患者宜采用综合治疗,其中抗HBV病毒治疗尤为重要,而且特别要强调在“指南”、“共识”范围内规范化治疗,在有经验的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正规的抗HBV治疗。对于药物治疗应掌握好适应证、剂量和疗程,用药过程中和停药后均要加强监测,保障安全治疗,争取最佳疗效。特别应避免没有适应证随意用药,盲目联合用药,盲目加大剂量、减少剂量或随意停药。药物疗效应客观分析目前经验证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普通α干扰素、核苷类似物,另外一些新的抗病毒药物如聚乙二醇干扰素和新一代核苷类似物的不断出现,也可能为乙肝的治疗提供新的机会。但同时也应注意,药物对单一指标(如转氨酶、病毒DNA)的改善结果,应给予客观全面的分析。目前不适宜于抗病毒治疗或者抗病毒治疗无效的慢性乙肝及肝硬化患者,使用抗炎、保肝治疗也是很重要的,其目的是减轻肝脏炎症、减少肝细胞损伤、延缓向肝纤维化进展。但保肝药物品种繁多,作用有限,尚待通过严格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以确认其疗效。随着新的抗病毒药物的逐渐开拓,调节机体免疫状态的治疗研究继续发展,传统医药研究正在以现代化手段进行,乙肝治疗前景还是宽广的。所以,对于广大肝病患者来说,积极了解有关规范化治疗的知识和现状以及配合医生的治疗,这种意识非常重要
温馨提示:
肝炎感染不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及拥抱、握手、共用厕所等不会感染。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