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
胃溃疡复发.
本次发病及持续时间:持续十多天了,开始是轻微的胃疼痛,要喝牛奶后会减缓.这几天越来越厉害了.两年前做过胃镜捡查,是十二指肠溃疡.吃了一些西药好了,有两年没有复发.最近可能是吃饭不定时,所以,又复发了.我现在应吃什么药,或是做什么样的治疗?还要不要再去做捡查?
目前一般情况:一阵阵的胃痛.
以往诊断治疗经过及效果:十二指肠溃疡.药品:消旋山莨菪碱片.甲硝唑片.阿莫西林.等等.效果非常好.
第一次问题补充:(2008-4-29 18:31:34)我要求有明确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和建议.
服用丽珠得乐,规律饮食.
你好胃溃疡愈合后易复发,6个月后平均复发率为50%.如何避免复发是尚未解决的问题,已经认识到吸烟、胃酸分泌、长期的病史和以前有过并发症、使用致溃疡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溃疡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对每一个消化性溃疡病人要仔细分析病史和作有关检查,尽可能地消除或减少上述危险因素,就可避免胃溃疡的复发.规范联合用药是防溃疡复发的保障不少人确诊为胃溃疡以后,经药物治疗症状很快消失,溃疡愈合,但往往不久又复发了,再次服药溃疡又好了,就这样反反复复,导致溃疡难以彻底治愈.病人很痛苦,医生也很头疼.此外,有的病人为了避免复发,自作主张长期服用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结果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甚至导致其他疾病.专家建议:规范联合用药是防溃疡复发的保障,要彻底预防溃疡病复发,重要的是在用药方面要采取综合疗法,抗酸的同时还要抗菌.目前,临床多主张3联疗法(即抗酸、抗幽门螺杆菌以及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相互搭配)治疗溃疡病.分餐制防止幽门螺杆菌传染幽门螺杆菌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胃部杀手,它在人的胃内长期大量繁殖,可导致终身感染并引起胃炎,从而造成胃溃疡久治不愈.同时,它又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世界范围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可高达50%以上,而家庭集聚性的感染传播又是幽门螺杆菌的重要感染途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肝炎等传染性疾病较为重视,而对胃溃疡等细菌感染性疾病则往往忽视,共用碗筷进餐的现象普遍.其实,碗筷最容易感染细菌,据检测,人们常用的每个饭碗和每双筷子上感染的细菌可达1600~3000个.当人们共用碗筷进餐时,唾液里的细菌可通过饭碗、筷子等餐具互相交叉传染、传播.专家建议:吃饭时应采用分餐制,而不要共用餐具,提倡个人专碗专筷,这是有效防治幽门螺杆菌交叉感染胃溃疡的一个重要措施.少吃多餐不如细嚼慢咽少吃多餐曾经是胃溃疡患者的饮食原则,但近年研究表明,进食固然可以对胃酸有暂时中和的作用,但每进食一次即可刺激壁细胞分泌一次,进食次数越多,胃酸分泌就越多,所以长期采用少吃多餐是不利于溃疡修复的.很多胃溃疡患者认为吃细软温和的食物,可以减轻胃肠的负担,加快溃疡的愈合,所以长期以稀粥面条为主食,蔬菜也必定煮得烂烂的,其实对溃疡的愈合非但不利反而有害.因为食物在口腔被咀嚼时,不仅通过味觉促进食欲,同时分泌的唾液又能稀释和中和胃酸,并能提高黏膜屏障的作用,唾液淀粉酶可以使部分淀粉得到初步的消化,减轻了肠胃道的负担,如果吃流质或是半流质的食物,如稀粥面条,往往没有经过仔细咀嚼就吞入胃中,缺少进一步的消化过程,必然增加胃的负担.专家建议:溃疡急性期可以短期进食稀粥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但不提倡长年如此,在急性期过后,即可恢复与一般人相同的饮食,只是需要注意细嚼慢咽.溃疡病急性期可以少量多餐,每日进食45次即可,一旦症状得到控制,应尽快恢复到一日3餐.餐间避免0食,睡前不宜进食.避免使用伤胃的药物前不久本报曾报道一名患者因为吃感冒药导致胃出血,差点丢掉性命.据了解,有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地塞米松、强的松、消炎痛等,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可加重胃溃疡的病情,应尽量避免使用.专家建议:如果因疾病必须服用,应向医生说明,改用其他药物,或遵医嘱,配合其他辅助药物如胃黏膜保护剂.少熬夜戒烟酒持续的精神紧张和忧郁、沮丧、激动、过劳及缺乏应有的调节与休息,可使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失去平衡,从而造成皮质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胃液分泌增多,不利于溃疡愈合.而吸烟会使口中乏味,又能抑制消化液的分泌,使食欲不振并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而且烟中有毒物质还可以引起烧心、恶心、呕吐,使消化道黏膜发炎,加重溃疡.渴酒时,由于精力分散,加之酒吸收入血影响糖代谢,使糖元积聚,无饥饿感,不想吃饭而影响消化液的分泌,酒除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外,还直接刺激病灶产生灼痛,酒还会使胃肠道淤血,妨碍溃疡面的愈合.专家建议:有胃溃疡病史的人,应保持情绪乐观,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吸烟、酗酒.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