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一岁左右一次晚上作闹,抓耳朵,发烧,在县级医院查为中耳炎.之后耳朵内反复流粘状褐色东西.睡觉时侧躺着,自己就流到了耳边.在医院上了一个多月药也没好.后去医大二院查为外耳道湿疹,停止上药.之后耳朵逐渐变干.现在是隔一段时间就有粘乎胡的耳屎,孩子耳朵奇痒,总让家长给掏耳朵;并且自己经常抓耳朵,常常指甲抓坏耳朵,结瘕.感觉很痛苦.左耳正常.
最好是能够再次复查耳内镜,主要查看鼓膜有没有明显的穿孔,进一步的确定是不是中耳炎引起来的,如果是湿疹,需要避免进食鱼虾等刺激性的食物,适当的应用抗过敏药物治疗耳朵内的干痂,可以尝试器械取出,也可以使用碳酸氢钠浸泡后耳朵冲洗。
你好:外耳道湿疹主要表现为耳朵痒,宝宝抓耳挠腮,烦躁不安,不能安睡。局部皮肤发红,可见融在一起的小丘疹,继而形成小水泡,破溃后流出黄水,或感染形成脓疮。如湿疹继发感染,可发烧,局部肿胀、出脓、邻近的淋巴结肿大。宝宝得了外耳道湿疹,一般可用4%的硼酸水洗耳,再用雷锌软膏或40%的氧化锌油或倍氯美松涂于患处。若已引起继发感染,则应用抗生素治疗。 经常保持宝宝耳朵的干燥清洁,对化脓性中耳炎要及早治疗,减少脓液、药液对耳道皮肤的刺激,过敏体质的宝宝应适当减少容易致敏的食物,如鱼、虾、蛋类及奶制品。做到这些,就可减少外耳道湿疹的发生。毕竟外耳道湿疹不是什么大病,对全身无严重影响,一般待宝宝两至三岁多能自行痊愈。
温馨提示:
游泳后要让耳内的水流出,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