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水痘的防治 <BR>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2~6岁幼儿,偶尔出现于成人及婴儿.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因接触患儿疱疹内的疱浆通过衣服、用具、玩具传染,传染性较强.一年4季均可发病,多见于冬春季节. <BR>小儿传染上水痘病毒后,要经过2~3周的潜伏期后才出现症状.一般是先发烧一天,伴有头痛、厌食、哭闹、烦燥不安、全身不适或咳嗽,然后有皮疹出现,大多散布于头面部、躯干及腋下,发生在4肢、手掌、足底的很少,呈向心性分布.初起时皮肤出现米粒至豆子大小的鲜红色斑疹或斑丘疹,24小时内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水疱,周围有红晕,水疱极易破裂而溃烂.3~5天后,水疱渐渐干燥,先由中央萎缩,然后结痂,再经数天或2~3周,结痂完全脱落而痊愈,一般不留痕迹.发病时眼结膜、口腔与咽部粘膜、阴道粘膜皆可发生损害.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少数患儿抵抗力弱、免疫功能差,会出现出血性水泡和继发性细菌感染,可导致脑炎、肺炎、心肌炎或其他器官疾病. <BR>水痘患儿的病情一般比较缓和,很少有并发症,无须特殊治疗,常可在7~10天内自然痊愈.但要精心护理,以防止感染.发热出疹期要卧床休息,给病儿多喝水,并供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水果、蔬菜等,忌吃辛辣鱼虾等食物;预防受凉感冒,特别不要吹风;常洗手洗脸,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注意衣物和用具的清洁消毒,讲究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温湿度要适宜.剪短指甲,避免小儿抓伤皮疹而引起感染.如果瘙痒严重,可擦炉干石洗剂止痒,也可服用扑尔敏等药物;疱疹破溃可涂龙胆紫,已有感染可局部涂一些消炎软膏,必要时可服用黄连素、磺胺类药物;切忌使用肤轻松、强的松一类的软膏,以免造成全身性水痘.如出现持续高烧、咳嗽、头痛、胸痛或疱疹密集,色红赤,疱液混浊以及已经发生弥漫性脓疮、蜂窝组织炎或淋巴腺炎的患儿,则需送医院治疗. <BR>为预防水痘传染,对患儿应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对接触过水痘病人的孩子最好也要隔离观察3周,体弱者可在接触后4天内注射丙种球蛋白.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 <BR><BR>水痘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儿童多见,传染性很强,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其特点为皮疹先见于躯干,然后蔓延至面部,最后达4肢,呈多形性疹:斑疹,丘疹,水疱疹,痂疹.水痘患者应严格隔离,休息,吃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皮肤破损处用2%-5%NaHCO3湿敷,禁忌手抓,化脓处涂抹抗生素软膏.对免疫功能缺陷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BR>水痘Chickenpox(带状疱疹) <BR>何谓水痘? <BR>本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致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几乎人人必患,通常在儿童期.如儿童期未患病,成人期仍敏感并可受感染. <BR>如何感染? <BR>接触了传染期的患者.病毒因患者咳嗽、喷嚏而经空气传播,也可因接触了患者使用过的布类、卧具而受染,疾病后期的脱痂则无感染性. <BR>有那些症状? <BR>低热、头痛、食欲减退,1-2天后皮肤出现搔痒的水疱疹,常始于躯干然后播散至面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严重者,头、腋下、眼睑和口腔均可出现水泡,然后破裂、结痂.成人症状往往较儿童严重. <BR>症状何时出现? <BR>一般是接触病毒后2周,也可11-21天. <BR>传染期多长? <BR>水泡出现前1-2天至首批水泡出现后5天.当所有水泡干燥时可认为已无传染性. <BR>是否需要隔离? <BR>是.首批水泡出现后应将患者从工作或学校中隔离5天,或直至全部水泡干燥和结痂. <BR>如何治疗? <BR>通常不必特殊治疗,炉甘石洗剂常用于止痒,如效果不佳,应就医. <BR>有否预防疫苗? <BR>有.水痘疫苗已在美国批准使用.可向医生咨询. <BR>如何免受感染? <BR>避免接触患者,由于早期水痘几乎不可能被诊断,如有危险,可注射疫苗.患者应隔离,至首批水泡出现后5天,或至全部水痘干燥结痂. <BR></P>
温馨提示:
宜给予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宜饮绿豆汤、银花露、小麦汤、粥、面片、龙须鸡蛋面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