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甲癣是皮肤癣菌侵犯指(趾)甲所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俗称“灰指甲”。因真菌侵入的部位不同,临床上可分甲下型甲癣和浅表性白色甲癣两种。后者真菌从甲面侵入,形成不整形的白色混浊区,日后范围扩大,甲面变软,久者亦常致甲板变形,增厚,变脆。指甲癣多发生于一侧手指,而趾甲癣往往双足同时发生。甲癣常由指(趾)甲游离缘或侧缘向甲根发展,病甲逐渐失去光泽,变得暗淡、混浊,呈灰白色或棕色,且渐变厚、变脆、高低不平或呈畸形,并因脆裂而易折断,或角质层逐渐松软成粉末状,在甲板上形成壁龛,指甲边缘不平,有残缺如虫咬状,严重时部分甲板和甲床分离,严重影响美观和卫生。甲下型甲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感染所致。常由甲板两侧或根端开始,甲板出现许多小的凹陷和横沟,若甲板深部感染则形成界限清晰的白黄色小点或条状损害,并逐渐发展为甲板表面凹凸不平,粗糙、裂纹、变脆或增厚,其下聚集较多的角质碎屑,并易中空或甲缘翘起与甲床分离。真菌性甲癣:先由甲半月附近、游离缘或甲侧壁开始,甲表面可见到凹陷的小点状损害,并有界限不清、不规则的白点散在于甲的浅部。以后,甲板变软、下陷,损害向前方或周围蔓延,但病情缓慢,无明显的炎症和自觉症状。此症多由趾间毛癣菌或石膏样毛癣菌引起。甲癣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服药、药液浸泡或封包治疗。但前两项不宜作为首选。因为手术治疗的创面大,易引发感染;服药的时间长、剂量大,同时甲板较肥厚,药物不易透过甲板以达到有效的浓度,有些药还有明显的不良反应。较为适用的方法一是浸泡法,将增厚的病甲削薄,甲板外周先涂凡士林保护甲沟,然后涂搽30%冰醋酸溶液,每日浸泡1次,连续3~6月;或用10%水杨酸软膏、20%~40%尿素乳膏涂敷,1日1~2次,使甲板软化后用刀片使病甲剥离,再涂复方苯甲酸软膏或2%碘酊。最好的方法是药物封包,选用10%水杨酸软膏、复方苯甲酸软膏、20%~40%尿素乳膏(三者选其一)涂布在病甲上,隔1~2日1次,连续1~2周,周围皮肤用胶布保护好,病甲用塑料簿膜和纱布包3层,待甲板软化后用0.0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用刀片剥削使病甲剥离后,再涂复方苯甲酸软膏或2%碘酊,直至新的甲板长出来。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