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指排出异常稀薄的大便,或含有未消化食物,甚或脓血,并且排便次数频密,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周围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极少是严重疾病的症状,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但由于腹泻会丢失大量的肠液,多次腹泻后可造成血液中的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钾离子丢失过多,造成全身不适.如果腹泻持续不止或伴有脓血便,剧烈呕吐或高热,应到立即医院就诊.
一,腹泻的自我诊断要点
伴随的症状
可能的诊断
急性腹泻,水样便,可伴有(或不伴有)发热,脐周疼痛 胃肠炎,多为食用不洁,变质或使用过敏的食物引起
急性腹泻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并发现大便中带脓血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但也不能排除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腹泻伴发热 常见于慢性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和结肠癌等
慢性腹泻还有间歇性便秘 结肠过敏,直肠或结肠息肉,还须排除结肠癌
粪便呈酱红色或血水样,含有脓血小块,量较多且有恶臭 急性阿米巴痢疾
粪便量多,恶臭异常,呈灰白色油脂状 一般为脂肪消化及吸收障碍所致的腹泻
严重腹泻,伴有剧烈呕吐,发热,严重脱水,粪便呈米泔水样,病情凶险 可能为霍乱和副霍乱
常见腹泻的病因及治疗
夏季是菌痢的高发季节,此时,沙门氏菌肠炎,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也到了发病高峰期.由于三者在临床上均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易混淆诊断.此外,菌痢与沙门氏菌肠炎在抗生素的使用上不尽相同,而轮状病毒性腹泻则不需要用抗生素.因此,对三者加以鉴别,于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
菌痢多由食用不洁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引起发病,1岁以内幼儿少见,首发症状为先泻后吐,同时有腹痛,以左下腹痛为主,腹泻的特点是便次频繁,每日大便次数超过十次,甚至更多,但大便量少,大便性状为粘液或脓血便,里急后重明显,大便镜检满视野白细胞,大使培养可查到志贺氏菌.氟哌酸为目前最佳抗痢药物.
沙门氏菌肠炎多由食用不洁食物如牛奶,蛋类,家禽,内脏等引起发病,1岁以内幼儿多见.首发症状为先吐后泻,常有呕吐,以脐周腹痛为主,每日便次在3-10次,大便量多,大便性状为水样带粘液,里急后重不明显,大便镜检白细胞总数多正常,大便培养可找到沙门氏菌,治疗药物选用复方新话明,氯霉素,氨苄青霉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
轮状病容是6岁以下幼童非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以6个月~2岁小儿发病率最高.轮状病毒性腹泻首发症状为呕吐,咳嗽,腹泻每日3-10次,大便为稀便,水样或蛋花样.有酸臭味,无粘液及脓血,大便镜检,大便培养均阴性,血象不高,病毒检测可分离出轮状病毒.如果没有继发细菌感染,可不用抗菌药物.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