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口服龙蛇风湿散外用追风透骨膏以消除疼痛,控制风湿活动。在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或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避寒和保暖,可同时使用青霉素以控制链球菌感染,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或螺霉素。
【方名】熄风通络汤【出处】李宝顺.名医名方录.第一版.【分类】【组成】桑枝12g,忍冬藤12g,白芍12g,萆薢12g,秦艽10g,当归尾12g,蚕砂10g,豨莶草15g,薏苡仁15g,甘草1.5g。有恶风寒、无汗、身痛等症者,加苏叶、防风;关节肿大、屈伸不利者,加竹节;小指关节肿大僵硬者,加僵蚕、蜈蚣、白花蛇;手足心热、关节肿胀热痛者,加生地、丹皮;心悸短气、自汗恶风者,加丹参、炙远志、黄芪。【方诀】【功用】活络祛湿,熄风缓痛【主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不利,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者。【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你好: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病,其特征是慢性的炎性关节病变,并伴有全身多个系统受累。未经系统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反复迁延多年,最终导致关节畸型、功能丧失。近年来,自身抗原、病毒感染、HLA-DRβ1、T细胞受体(TCR)以及细胞凋亡等方面的研究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HLA-DR及TCR多肽、基因治疗、疫苗以及一些中药制剂的研究则预示着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方向。本文基于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从免疫学的角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病理学特征]
滑膜病变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显著特点之-。主要表现为滑膜的水肿。肥厚和增生。纤维母细胞之血管增生。纤维蛋白原沉积等。这些变化的轻重依病程而异。滑膜水肿和纤维蛋白原沉积是类风湿关节炎的最早期变化。在临床上则表现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受累关节的肿胀。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慢性阶段,滑膜以增生为主。A型(类巨噬细胞)及B型(类纤维母细胞)滑膜细胞均有增生,但前者尤为明显。研究表明,PCNA及c-myc可能与滑膜细胞的增殖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滑膜下层可有大量的T细胞(CD4+细胞为主)、B细胞,巨噬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滑膜也可有局灶性类肉芽肿样病变,并有多核巨细胞。多数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中淋巴细胞的分布类似淋巴结内的特征。一般认为,与CD4+T细胞相比,滑膜内CD8+T细胞相对较少。T抑制细胞活性减低可能与局部B细胞浆细胞活性增强及自身抗体合成增多有关。对T细胞亚型的分析发现,滑膜内T细胞多有记忆T细胞的表型。
即CD4、CD45RO+、CD29、CD44+cDlla/CDI8+这些结果提示,滑膜内的T细胞大多曾受抗原驱动,处于静止或激活前状态。另一方面,HLA-DR4/DR1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表达增强,表明DR4/DR1提呈的抗原直接激活CD4+T细胞,从而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的另一个病理特征是血管的形成。在组织学上,血管是一种以血管增生。炎性细胞侵润为特征的肉芽组织。研究发现,血管翳和软骨交界处可有血管。单个核细胞、纤维母细胞侵入软骨内,局部蛋白酶增高。因此,可能与软骨的破坏有关。随病变进展,血管翳可逐渐覆盖软骨,导致其变性。降解。血管翳的早期多为细胞浸润、血管增生;晚期则以纤维化为主,标志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后期变化。有人称血管翳的这种侵入特点为类肿瘤样病变。血管翳的生长有其自限性
以上是对“风湿性关节炎如何治疗哪家医院治疗的好”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