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什么是出血热?出血热的症状都有哪些?最后导致什么后果?
患者性别:
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
本病治疗以综合疗法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则针对病理生理进行对症治疗。“三早一就”仍为本病治疗原则即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
(一)发热期治疗原则:控制感染,减轻外渗,改善中症状和预防DIC。1控制感染发病4日以内患者可应用利巴韦林(ribavirin)每日1g,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滴,持续3~5日进行抗病毒治疗。2减轻外渗早期卧床休息,为降低血管通透性可给予路丁,维生素C等。每日输注平衡盐和葡萄糖盐水1000ml左右。发热后期给予20%甘露醇125~250ml静滴,以提高血浆渗透压,减轻外渗和组织水肿。3改善中毒症状高热以物理降温(冰敷)为主。中毒症状重者可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滴。呕吐频繁者给予灭吐灵10mg肌注或吗叮啉10mg口服。4预防DIC适当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或丹参注射液静滴,以降低血液粘滞性。高热、中毒症状和渗出征严重者,应定期检测凝血时间。高凝可给予小剂量肝素抗凝,一般0.5~1mg/kg,6~12小时1次缓慢静注。再次用药前宜作凝血时间,若试管法凝血时间大于25分钟,应暂停1次。疗程1~3日。
(二)低血压休克期治疗原则:积极补充血容量,注意酸中毒的纠正和改善微循环功能。
1.补充血容量宜早期、快速和适量。争取4小时内血压稳定。液体应晶胶结合。以平衡盐为主。常用复方醋酸钠液,每升含氯化钠5.85g,氯化钙0.33g,氯化钾0.3g,醋酸钠6.12g。胶体溶液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甘露醇、血浆和白蛋白。
2.纠正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主要用5%碳酸氢钠溶液,可根据二氧化碳结合力结果分次补充。
3.血管活性药物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经补液、纠正酸中毒后血红蛋白已恢复正常,但血压仍不稳定者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按10~20mg/100ml液体静滴或(山莨菪碱)(654-2)0.3~0.5mg/kg静脉注射。财是亦可用地塞米松10~20mg静滴。
(三)少尿期治疗原则为“稳、促、导、透”。即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
1.稳定内环境每日补液量为前一日尿量和呕吐量加500~700ml。补液成分除纠正酸中毒所需5%碳酸氢钠溶液外,主要输入高渗葡萄糖液(含糖量200~300g),以减少体内蛋白质分解,控制氮质血症。必要时加入适量胰岛素。
2.促进利尿少尿初期可应用20%甘露醇125ml静注,以减轻肾间质水肿。不宜长期大量应用。常用的利尿药物为呋塞米(速尿),可从小量开始,逐步加大剂量至100~300mg/次,直接静注。亦可应用血管扩张剂如酚妥拉明10mg,或山莨菪10~20mg,每日2~3次,静脉注射。
3.导泻和放血疗法为防止高血容量综合征和高血钾,少尿期可进行导泻,常用甘露醇25g,每日2~3次口服。亦可应用硫酸镁或中药大黄煎水口服。放血疗法目前已少用,对小尿伴高血容量综合征所致肺水肿、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放血300~400ml。
4.透析疗法明显氮质血症,高血钾或高血容量综合征患者,可应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四)多尿期治疗原则:移行期和多尿早期治疗同少尿期。多尿后期主要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
1.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给予半流质和含钾食物。水分补充以口服为主,不能进食者可以静脉注射。
2.防治继发感染因此需注意口腔卫生,必要时作室内空气消毒。发生感染后应及时诊断和治疗。忌用对肾有毒性作用的抗菌药物。
(五)恢复期治疗原则为补充营养,逐步恢复工作。
(六)并发症治疗1消化道出血应注意病因治疗,若为DIC消耗性低凝血期,宜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DIC纤溶亢进期则应用六氨基已酸或对羧基苄静滴。肝素类物质增加所致出血,可应用鱼精蛋白或甲苯胺蓝静脉注射。尿毒症所致出血则需透析治疗。局部治疗可应用凝血酶4000U,用生理盐水100ml稀释后口服,每日2~3次。2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出现抽搐时应用安定或异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脑水肿或颅内高压则应用甘露醇静滴,无尿时应考虑透析治疗。3心力衰竭肺水肿应停止或控制输液,应用西地兰强心,安定镇静,以及扩张血管和利尿药物。若为少尿或无尿期,应进行导泻或透析治疗。4ARDS可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注射,进行高频通气或应用呼吸机进行人工终末正压呼吸。5自发性肾破裂进行手术缝合。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