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现在市面上有没有买比较快的治疗脂溢性皮炎的药物 脂溢性皮炎是不是很难根治 大概治疗需要多久
病史:三年了
目前一般情况:只有头发里有很难抹药 有没有方便一些的药 主要是吃的药
你好.脂溢性皮炎(SebrheicDermatitis)是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通常从头部开始,症状加重时向面部、耳后、上胸部等其他部位发展,表现为片状灰白色糠秕状鳞屑,基底稍红,轻度瘙痒。重者表现为油腻性鳞屑性地图状斑片,可伴渗出和厚痂。脂溢性皮炎多见于成年人及新生儿。脂溢性皮炎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关,但未得到证实。本病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所引起的皮肤继发性炎症。精神因素、饮食习惯、维生素B族缺乏、嗜酒等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均可能有一定的影响。治疗主要在于保持皮肤清洁,限制脂肪饮食和酌用药物治疗。【处方】1.限制脂肪性食物和甜食,如肥肉、奶油蛋糕、巧克力等,多食蔬菜和水果。2·每晚用温水涂少量硫磺香皂或硼酸皂洗脸。清除面部油腻,清洁皮肤。3.遵照医嘱用药物治疗,需耐心坚持方能有效。脂溢性皮炎[概述]脂溢性皮炎系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损害为暗黄红丘疹或斑片,边缘清楚,表面被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病因不甚清楚,目前一些研究者认为本病是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皮肤表面正常菌群失调,卵圆形糠秕孢子菌生长增多所致。[症状体症]1.典型皮损为边缘清楚的暗黄红色斑、斑片或斑丘疹,表面被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由于病变发生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略有差别;2.皮疹好发于头皮、眉部、眼睑、鼻及两旁、耳后、颈、前胸及上背部肩胛间区、腋窝、腹股沟、脐窝等皮脂腺分布较丰富部位;3.自觉症状为不同程度的瘙痒;4.婴儿脂溢性皮炎常发生在生后第1个月,皮损多在头皮、额部、眉间及双颊部,为溢出性红色斑片,上有黄痂。[诊断依据]1.好发于成年人及新生儿,典型皮损为边缘清楚的暗黄红色斑片或斑丘疹;上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分布对称;2.皮损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丰富部位,如头、面及皱襞处等;3.病程慢性,伴不同程度的瘙痒。[治疗原则]一、全身治疗:1.维生素B2、B6和复合维生素B等;2.瘙痒剧烈时,可给镇静止痒剂等;3.炎症显著或炎症范围较大时可短期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抗生素。二、局部治疗:治疗原则为去脂、消炎、杀菌、止痒。[疗效评价]1.治愈:自觉症状消失,皮疹消退;2.好转:自觉症状减轻,皮疹大部分消退;3.未愈:自觉症状及皮疹均无改善。[专家提示]本病一般诊断不难,但应提高警惕与红斑型天胞疮鉴别,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引起严重后果。治疗中还应注意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限制多脂及多糖饮食,忌饮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用热水肥皂洗头,避免诸如篦头发等各种机械性刺激。
治疗:1.禁饮酒:少食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2.内服药:(1)维生素B族类制剂,如维生素B1或B2。(2)有人主张服酮康唑或四环素。3.外用药:去脂、消炎、杀菌、止痒的原则,常用复方硫磺洗剂,复方氯霉素酊、或希尔生液。4.中医治疗:潮红、渗液、结痂时可以清热、解毒、利尿为治则,用龙胆泻肝汤加碱。仅痒无渗出时,以养血、润燥、祛风、清热为治则。用祛风换肌散加减(生地30、生首乌、当归各15克、大胡麻、川芎、丹皮、威灵仙、刺蒺藜、白芍、花粉各9g、姜活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是很难根治
以上是对“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方法”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勤洗头洗澡,保持皮肤清洁,以减少微生物寄生。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