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阴道中时时出气或气出有声,状如矢气,谓之“阴吹”。本病最早载于《金康·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病因病机】本病主要是胃气下泄,不循常道,逼走前阴,其原因有三:1.腑气不通胃腑燥实,谷道欠通,胃气下泄所致。正如尤在经注《金匮要略心典》所说:“大便结而不通,是以阳明下行之气,不得从其故道,而乃别走旁窍也。”2.气虚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脾虚气弱,运行无力,腑气失循常道。《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说:“气血大虚,中气下陷者,宜十全大补汤加升麻、柴胡以升提之。”3.痰湿脾胃薄弱,素有痰饮蓄积,幡居中焦,浊邪相干,谷气不能上升清道,反而下泄。或痰湿下注,气随湿下,亦致阴吹。【辨证施治】大便秘结,腹部作胀者,为腑气不通证;大便通畅,肢疲乏力者,为气虚证;大便通畅,脘痞痰多者,为痰湿证。在治疗上调理脾胃较为重要,可按各证型分别论治。1.腑气不通主要证候:阴吹较剧,大便干燥秘结艰行,口干烦热,腹部胀气。舌苔黄腻,脉弦滑。证候分析:阴吹由于大便秘结干燥所致,腑气下行,胃气下泄,逼走前阴所致。口干烦热者,乃胃腑燥结。腹部胀气者,亦由腑气不行之故。脉舌均为阳明燥实,腑气不通之象。治法:润燥通便。方药:麻仁丸(方见产后大便难)2.气虚主要证候:阴吹时断时续,时甚时微,志昏神疲,四肢乏力,倦怠嗜卧,胃脘痞闷,或有小腹下坠。舌淡,苔白,脉细弱。证候分析:气虚阴吹,故时断时续,时甚时微,气虚则营血不足,常见头昏不已;气虚脾弱,故四肢乏力,倦怠,嗜卧之症;脾胃失和,则胃脘痞闷;气虚下陷,故小腹下坠。舌淡苔白。脉细弱者,乃气血俱虚之象。治法:益气升清,调理脾胃。方药:补中益气汤(方见月经先期。3.痰湿主要证候:阴吹而带下增多,色白质粘腻无臭,胸闷脘痞,口腻痰多,舌苔黄白腻,脉细滑。证候分析:痰湿下注,气随湿下,则带多阴吹;痰饮阻塞中焦,则胸闷,口腻痰多。舌苔腻,脉细滑,均为痰湿之象。治法:化痰燥湿,健脾和胃。方药:枳姜汤(《温病条辨》)加白术。方中桂枝、茯苓温化痰饮;二陈汤燥湿化痰;生姜散寒温中;枳实泄下除痰;再加白术等健脾利湿之品,使痰饮化而脾胃健。若偏于湿热,证见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粘有臭,可于本方去桂枝、生姜;加黄柏等品。康乐时代网
温馨提示:
局部肌肉锻炼,除了产后保健操外,着重进行盆底、肛门和阴道肌肉收缩的锻炼,有助于产道的复原。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