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意见:
血小板压积的变化与血小板数量有关。
1.升高
可能是MPV升高,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缓解期、妊娠晚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栓病等。也可能是PLT升高,见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失血、急性溶血、脾切除术后等
2.降低
可能是MPV升高,见于急性白血病化疗期、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也可能是PLT升高,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射治疗和化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
血小板压积的正常参考值为:0.11%~0.23%。
病情分析:
平均血小板压积正常值为0.108-0.282%。但是单纯分析血小板压积的临床意义不大,血小板压积表示巨核细胞高度成熟,临床上主要观察血小板计数。
指导意见:
血小板压积升高。有生理性升高和病理性升高。有生理性的正常人一般一天有6%-10%的变化早上较低,午后较略高,春天较低冬天略高,高原地区较高月经后增高,运动后增高.病理性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溶血,急性化脓性感染等。建议应该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