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体温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常常会出现一些波动.例如在傍晚时,宝宝的体温往往比清晨时要高一些;宝宝进食,哭闹,运动后,体温也会暂时升高;如果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宝宝的体温也会升高一些.如果宝宝有这种暂时的,幅度不大的体温波动,只要他的一般情况良好,精神活泼,没有其它症状和体征,通常也不应该考虑是病态.
正常体温参考值
口腔体温范围36.7℃~37.7℃之间
腋窝温度范围36.0℃~37.4℃之间
直肠温度范围36.9℃~37.9℃之间
▲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
宝宝发热,临床上常用的降温方法主要有两种:物理降温,药物降温.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帮助宝宝降温,要根据宝宝的年龄,体质和发热程度来决定.
新生儿期宝宝发热一般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婴幼儿一般感染所致的发热最好先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但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
如果使用药物降温,要注意剂量不要太大,以免使宝宝出汗过多而引起虚脱或电解质紊乱.儿科常用的退热药物种类很多,不管使用哪种退热剂,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家庭实用物理降温法
▲头部湿冷敷:将湿毛巾敷于发热宝宝的前额,2~3分钟换1次.
▲冰枕:把冰块捣碎,与水一起装入冰袋(或热水袋)内,排出空气后,拧紧袋口,放在发热宝宝的枕颈部.
▲温水浴:让发热宝宝在30℃左右的温水中沐浴20~30分钟
▲擦浴:用30%~50%的酒精或冷水浸湿纱布,洗擦发热宝宝的上肢,下肢,额部,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处.
家用药物降温注意事项
▲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给发热宝宝用药不可操之过急,如果服用一次后,热度不退,再次服药需间隔4~6小时.
▲给宝宝服用的退热药用量不可太大.例如,常用药扑热息痛,患儿每公斤体重服用10~15毫克.如过宝宝服用扑热息痛一日量超过3克,即可发生急性中毒,甚至引起致死性肝损害.
▲不宜在短时间内让宝宝服用多种退热药,降温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则宝宝会出现体温不升,虚脱等情况.
▲退热药只是在宝宝发热时才有退热作用,宝宝不发热时,服用退热药并无预防发热的作用.
▲在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后,如果宝宝出汗较多,要及时给他补充水分,以免发生虚脱.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