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BR>
找药
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4月
目前一般情况:好
病史:
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效果:
辅助检查:
其它:
中国首例母子异体外周血CD34阳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已在此间获得成功。专家称,这一移植的成功表明,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配型部分不符的问题可以有办法克服。尤其是解决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半相合”类型移植带来的重度排斥反应,为希望用移植方法治愈白血病的病人“开辟”了又一条寻找供体的途径———父母。据新民晚报报道,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的专家昨天(10月11日)上午证实说,昨天出院的福建9岁男孩游斌所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已缓解,其染色体亦已转为母体,异常染色体消失。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恶性程度较高,化疗后的预后一般较差,若一旦有复发,长期生存的机会则更少。患儿游斌一年前被确诊患有急淋L2型,在当地医院接受6个疗程化疗后缓解,但今年1月的骨髓检查中发现病情复发,遂转入上海新华医院再次化疗。为使患儿得到治愈的机会,梁辉教授等考虑为游斌进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由于患儿无法从同胞中找到相配供体,其父母成了此次移植供体的首选对象。专家介绍说,事实上,由于孩子的HLA型别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进行“半相合”的异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排斥”成了最大的难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中淋巴细胞过多或过少均可造成父(母)排斥子、或子排斥父(母)的结果,最终导致移植失败,并危及病人生命。在选定母亲更适合做供体后,梁辉教授决定采用“CD34阳性造血干细胞加适量淋巴细胞”的方法为游斌进行移植治疗。专家们用细胞分离机采集母亲的外周血造干细胞,然后用一种叫做“CD34阳性抗体”的方法进一步纯化。7月12日的移植分两步进行:先将分选的“纯化”造血干细胞输入患儿体内,次日再输注经过严密计算的5毫升未分选的淋巴细胞。移植后12天,患儿的白血球、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开始回升,血液系统得到重建。第21天起,各类免疫指标呈稳步上升趋势。45天内,排斥反应完全得到控制。
以上是对“儿童白血病新药”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鼓励病人经常食用一些富含铁的食物。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