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到了天气寒冷的季节,许多朋友的手都会开始出现冻疮,特别是一旦患上冻疮,每年冬季都会发作,这给患者带来了精神负担和生活的不便,是许多人想要早点治愈的病。那么引起冻疮的原因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仔细介绍一下。
寒冷是冻疮发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的机制是当冻疮患者的皮肤在遇到寒冷(0~10℃)、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久之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病。除此此外,患者自身的皮肤由于湿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等因素也可能参与发病。缺乏运动、手足多汗潮湿、鞋袜过紧及长期户外低温下工作等因素均可致使冻疮的发生。
除此之外,由于患者的皮肤遭受寒冷侵袭,受冻皮肤出现苍白、红肿、紫斑、灼痒、麻木、皮肤水疱、溃烂。这些症状可延续1-2个月直至天气转暖方痊愈,一些患者来年冬天会在原部位再度复发。
中医认为,冻疮是由于暴露部位御寒不够、寒邪侵犯、气血运行凝滞引起。此外,这种疾病还与患者体质较差不耐寒冷及少动久坐、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潮湿可以加速体表散热,故手足多汗者也容易发生冻疮。
对于每年都会发病的朋友,建议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特别是在伏天进行几次外擦药物自疗有条件的加做红外线理疗则效果会更佳,入冬前宜提早开始内外治疗。
患上冻疮之后,患者要多注意病情发展,早治疗。患者也不必有过多的精神压力,积极就医,配合医生治疗,相信很快能够痊愈,开始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