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毛细血管瘤多发于婴儿出生时或者是出生1-2个月以后,这种瘤是发生于皮肤血管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头颈部、咽喉部、眼睛或者是肢节的末端等。毛细血管瘤为红色,可能很多人因为没有这方面的医学常识,盲目地认为这是胎记,而延误了治疗最佳时机。下面就让我们根据毛细血管瘤的不同类型一起看一下它的相应症状。
1.红色的斑痣。这种红色的斑痣大多出现在婴儿的脸部,也有一些会出现在躯体或者是四肢,颜色以暗红、暗紫或者是淡红为主,斑痣与皮肤面齐平,且随着孩子的长大,该斑痣范围还会不断扩大,如果不治疗,不会自行消退的。
2.草莓状毛细血管瘤。有一些婴儿出生时身上会有圆形或者是类圆形的小红点,他们或者单颗或者大部分连成一片,会稍微高出皮肤3-4毫米的样子,呈鲜亮的红色,表面粗糙呈颗粒状,像草莓一样,因此命名为“草莓状毛细血管瘤”。有些孩子的毛细血管瘤在4岁之前会自动消失,但是大多数是不会自己消失的,这就需要密切治疗。
3.橙色斑。这种斑呈现出橙色或者是淡红色,多长在额头、眼睑、眉间、鼻子附近、下巴或者颈部,不会凸出皮肤,如果轻轻按压一会,该斑会变淡,随着孩子长大,这种成色斑会稍微增长,但是不会增长太快,且颜色不会随着扩大而加深,这种斑基本无需治疗,会自行消退。还有一种情况的橙色斑,会凸出皮肤且高低不平,而且这种斑发展很快,这种情况的,如果不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可能会进一步伤害儿童其他器官等。
婴儿毛细血管瘤基本就是上述症状,进行分类讲解以后,相信很多家长朋友对婴儿毛细血管瘤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疾病了解后,大家就不需要盲目紧张了,可以根据幼儿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对于一些症状会自行消失的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需要医生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