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针灸时常用的穴位有腰部的肾俞穴、大肠俞穴、腰阳关穴、环跳穴、委中穴、阳陵泉穴、承山穴等。
1. 肾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穴是肾脏的背俞穴,具有益肾助阳、强腰利水的作用,针灸此穴可调节腰部经络气血,缓解腰间盘突出引起的腰部疼痛、酸软无力等症状。
2. 大肠俞穴:在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该穴位是大肠的背俞穴,能通调大肠腑气,疏导腰部经气,对于改善腰间盘突出导致的腰部胀痛、活动受限等情况有一定效果。
3. 腰阳关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是督脉上的穴位,督脉主一身之阳气,针灸腰阳关可振奋阳气,散寒祛湿,减轻腰部冷痛等不适。
4. 环跳穴:在臀部,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环跳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能通经活络,对于缓解腰间盘突出引起的臀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有较好作用。
5. 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委中是人体的重要穴位,有腰背委中求之说,针灸委中可疏通经络气血,缓解腰部及下肢疼痛。
6. 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又是八会穴之筋会,能舒筋活络,对于改善腰间盘突出伴下肢麻木、拘挛等症状有益。
7. 承山穴: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针灸承山穴可缓解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
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需由专业医生操作,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体质等因素合理选穴和施针。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腰部过度劳累和受寒,配合适当的康复锻炼,以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