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引起中毒的原因主要有碱中毒、心律失常、神经肌肉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消化系统功能障碍等。
1. 碱中毒:
低钾血症时,细胞内钾离子移至细胞外,而细胞外氢离子进入细胞内,可导致代谢性碱中毒。碱中毒时,细胞外液氢离子浓度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排氢离子减少,氢钠交换减弱,而钾钠交换增强,尿钾排出增多,从而加重低钾血症,形成恶性循环。
2. 心律失常:
心肌兴奋性增高、自律性增高、传导性降低,容易出现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引起室颤,导致猝死。
3. 神经肌肉功能障碍:
当血清钾浓度低于 3.0mmol/L 时,可出现四肢肌肉软弱无力,低于 2.5mmol/L 时,可出现软瘫,以下肢肌肉最为常见,严重时可累及躯干、上肢肌肉,甚至发生呼吸肌麻痹。
4. 肾功能障碍:
长期低钾血症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引起尿浓缩功能障碍,出现多尿、夜尿,甚至肾性尿崩症。
5. 消化系统功能障碍:
低钾血症可使肠蠕动减慢,轻度缺钾者只有食欲缺乏、腹胀、恶心和便秘;严重缺钾者可引起麻痹性肠梗阻。
在日常生活中,若出现低钾血症,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饮食上可适当多食用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豆类、海产品等。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防钾的过度消耗。如正在使用可能导致低钾血症的药物,应定期复查血钾浓度,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