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炎是由于骨膜及骨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或骨膜下出血,血肿机化,骨膜增生及炎症性改变造成的应力性骨膜损伤或化脓性细菌侵袭造成的感染性骨膜损伤。以下是治疗骨膜炎的方法:
1.休息:骨膜炎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减轻骨膜的负担,缓解炎症和疼痛等症状。
2.药物治疗: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塞来昔布胶囊等,来减轻骨膜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同时,也可以使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如活血止痛胶囊、三七片、云南白药胶囊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的消退。这些药物需要遵医嘱使用。
3.物理治疗:通过热敷、按摩、针灸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和肿胀等症状。热敷可以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每次15 - 20分钟,每天3 - 4次。按摩和针灸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4.局部封闭治疗:对于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采用局部封闭治疗,将糖皮质激素和局部麻醉药注射到病变部位,以减轻炎症和疼痛。常用的药物有曲安奈德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等。这种治疗方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5.手术治疗:如果骨膜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出现了脓肿、窦道等并发症,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切开引流术、病灶清除术等。手术治疗可以彻底清除病灶,促进炎症的消退和伤口的愈合。
在治疗骨膜炎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饮食方面,要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蔬菜和水果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