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正在吃药 先是头部 现在脸部见出脓点 我应该怎么办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怎么做好的快些
病情分析:
毛囊炎系化脓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围,局限于毛囊上部的炎症,分为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两种,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或糖尿病患者,好发于头部,项部.毛囊炎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继而干燥,结痂,痂脱不留痕迹.皮疹数目多,但不融合,自觉瘙痒或轻度疼痛.
指导意见:
要避免物理性刺激,饮食上要注意少吃酒类及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反复发作者平时应少吃油腻之物,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保持大便畅通.同时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指导意见:
你好,毛囊炎如果是局部一点的话,可以不用口服药物,如果相对比较大的话,建议吃点头孢进行抗炎治疗,局部如果出现脓点,最好医院挑破将脓液放出来
病情分析:
毛囊炎(folliculitis)系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 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记载.生于项后发际部位者称“发际疮”;生于下颌部者称“羊须疮”,“须疮”,“燕窝疮”;发于眉间者称“眉恋疮”;发于臀部者称“坐板疮”等. 中医学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形状有不同的命名,如大珠疮,发际疮,羊胡子疮,蝼蛄疖,蝼蛄患,蟮拱头等.本病好发于头部,项部,臀部,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且有复发倾向,常多处发生,性质顽固,迁延难愈
指导意见:
一,可选用的药
1.局部治疗:剪去毛发后选用下列药物:
(1)近远堂毛囊炎套装:外用,涂敷患处,每日数次.
(2)2.5%碘酊:外用,涂敷患处,每日数次.
(3)1%新霉素软膏:外用,涂敷患处,每日数次.
2.全身治疗:
(1)多发性者可酌情选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口服复合维生素.
(2)调节免疫:转移因子 4ml 皮下注射 1/2日
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搔抓,摩擦.复发性毛囊炎患者应注意有无糖尿病,贫血或全身疾病,若有应予以相应治疗.患者应忌酒及辛辣刺激性饮食;根据病情轻重适当选用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或敏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及卡那霉素等;对顽固性反复发作的毛囊炎,可注射丙种球蛋白,亦可注射自家菌苗或多价葡萄球菌菌苗.有人提倡采用注射多价葡萄球菌菌苗来治疗复发性毛囊炎,理由是虽然注射自家菌苗有一定疗效,但需要一定条件,费时费力,而多价金葡菌菌苗对于各种皮肤金葡菌有相对特异性且疗效较好,可成批制备,无明显副作用.具体方法:在上臂三角肌处皮下注射菌苗,第一次0.5ml,以后每次1ml,每周注射1次,5次为一疗程,有效后连续注射2~3个疗程.注射后局部可能有轻度红肿反应.若红肿显著,则应减少注射量,并缓慢递增.
二,可选用的中成药
1.疮疖膏药:外用,视疮疖大小选用小张或大张药膏,加温软化后乘温热贴于患处,稍加按压,2-3日换药1次;如果疮疖溃破出脓,则宜每日换药1-2次,待脓出净后可再贴1-2次,使其根盘硬节完全吸收.凡正常皮肤在贴膏药后发生红斑,皮疹或瘦痒,应及时停用本品.
2.连翘败毒丸:每次口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清血解毒丸:每次口服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4.拔毒膏:外用,加温软化,贴于患处,隔日换药1次.
5.小败毒膏:每次口服15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6.大黄廑虫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温酒或温开水送服.
以上是对“毛囊炎应该吃什么药好”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毛囊炎系化脓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围,局限于毛囊上部的炎症,分为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两种.好发于头部,项部.毛囊炎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顶端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继而干燥,结痂,痂脱不留痕迹.可分批出现,互不融合,有硬包.自觉症状:痒 .头部毛囊炎会刺激发根引起剧烈疼痛, 毛囊炎初发时常为散在性,形状如同米粒大小,呈鲜红色或深红色毛囊性丘疹,随后迅速变成脓疱,但不互相融合.脓疱破裂或拔去其中毛发时可排出少量脓液和血浆,但局部炎症逐渐消退后不留 疤痕.毛囊炎成年人多见,好发于头部,颈项部,臀部,外阴部.毛囊炎一般无全身症状.
指导意见:
囊炎比较好治,一般用肤力康配合口服罗红霉素.螺旋霉素片,一般1个疗程就可以治愈.不要光吃药,必须外用配合口服才行,还可以服用吉它霉素吃阿莫西林,或者头孢氨苄胶囊.
病情分析:
毛囊炎(folliculitis)系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 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记载.生于项后发际部位者称“发际疮”;生于下颌部者称“羊须疮”,“须疮”,“燕窝疮”;发于眉间者称“眉恋疮”;发于臀部者称“坐板疮”等. 中医学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形状有不同的命名,如大珠疮,发际疮,羊胡子疮,蝼蛄疖,蝼蛄患,蟮拱头等.本病好发于头部,项部,臀部,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且有复发倾向,常多处发生,性质顽固,迁延难愈.
指导意见:
毛囊炎治疗
一,可选用的药
1.局部治疗:剪去毛发后选用下列药物:
(1)近远堂毛囊炎套装:外用,涂敷患处,每日数次.
(2)2.5%碘酊:外用,涂敷患处,每日数次.
(3)1%新霉素软膏:外用,涂敷患处,每日数次.
2.全身治疗:
(1)多发性者可酌情选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口服复合维生素.
(2)调节免疫:转移因子 4ml 皮下注射 1/2日
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搔抓,摩擦.复发性毛囊炎患者应注意有无糖尿病,贫血或全身疾病,若有应予以相应治疗.患者应忌酒及辛辣刺激性饮食;根据病情轻重适当选用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或敏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及卡那霉素等;对顽固性反复发作的毛囊炎,可注射丙种球蛋白,亦可注射自家菌苗或多价葡萄球菌菌苗.有人提倡采用注射多价葡萄球菌菌苗来治疗复发性毛囊炎,理由是虽然注射自家菌苗有一定疗效,但需要一定条件,费时费力,而多价金葡菌菌苗对于各种皮肤金葡菌有相对特异性且疗效较好,可成批制备,无明显副作用.具体方法:在上臂三角肌处皮下注射菌苗,第一次0.5ml,以后每次1ml,每周注射1次,5次为一疗程,有效后连续注射2~3个疗程.注射后局部可能有轻度红肿反应.若红肿显著,则应减少注射量,并缓慢递增.
二,可选用的中成药
1.疮疖膏药:外用,视疮疖大小选用小张或大张药膏,加温软化后乘温热贴于患处,稍加按压,2-3日换药1次;如果疮疖溃破出脓,则宜每日换药1-2次,待脓出净后可再贴1-2次,使其根盘硬节完全吸收.凡正常皮肤在贴膏药后发生红斑,皮疹或瘦痒,应及时停用本品.
2.连翘败毒丸:每次口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清血解毒丸:每次口服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4.拔毒膏:外用,加温软化,贴于患处,隔日换药1次.
5.小败毒膏:每次口服15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6.大黄廑虫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温酒或温开水送服.
生活护理:
中医验方治疗
中医认为,毛囊炎系因湿热内蕴,外受热毒,郁于肌肤所致;或因素体虚弱,腠理不固,外受热邪所致.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湿热型:证见臀部或四肢有散在的红色丘疹,肿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薄黄,脉弦.
2.阴虚型:证见素体虚弱,面色苍白,舌质淡或红,脉沉细.
【方药】
主方仙方活命饮(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金银花30克,连翘,重楼各15克,赤芍,天花粉各12克,当归尾,浙贝母,白芷,乳香,没药,皂角刺各9克,炒穿山甲12克(先煎),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气血两虚型【证见】 皮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疹色淡红.可伴有面色发白,气短,纳呆,神疲乏力.舌质淡,少苔,脉细或细弱.
【治法】 补益气血,托毒消肿.
【方药】
主方托里消毒散(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生黄芪,党参各20克,当归,金银花,连翘各15克,白术,茯苓,赤芍各12克,皂角刺,白芷各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肾阴虚型【证见】 皮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可伴有耳鸣,腰酸腿软,烦躁不安,夜睡难寐,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
【治法】 滋肾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
主方六味地黄丸(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处方:生地黄25克,山药30克,牡丹皮,泽泻,茯苓各9克,天花粉,麦冬各12克,生黄芪20克,金银花,连翘各15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毛囊炎是因为体内毒素淤积(肺和胃火盛)造成的,之所以最终形成痼疾,多由于患者心急求成,盲目用药,最终导致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个人建议应当遵循在提高自身免疫抵抗机能的前提条件下,不要喝酒,不要吃辛辣,多喝水,多吃水果,配合针对性中成药辨证施治综合治疗,这样才可以达到彻底痊愈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