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药物治疗时,一定要检查甲亢指标,如果都恢复正常后,再根据医生的建议,结合自身情况,可以适量的将甲巯米唑药物减少用量,可以每天一次每次1片,这要根据个人情况来看。
甲亢药量的调整的依据,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甲状腺功能、肝功能和血常规来进行调整。临床上常用的甲亢药物,有甲巯咪唑和丙基硫氧嘧啶两种药物,都有一定的肝损害的风险,有部分的病人在使用药物后会出现转氨酶的升高,两种药物都有导致粒细胞减少的风险。有部分病人服用后会出现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的减少,严重的会造成粒细胞的缺乏症,所以要定期的检查肝功能和血常规。一旦出现了肝损害或者粒细胞减少,药物是要减量甚至停用的。应用甲亢药物后,还应该定期监测甲状腺的功能,每隔0.5-1月检查1次,当出现临床的症状体征好转,体重恢复,甲状腺功能FT3、FT4下降到正常值时,就可以考虑甲状腺药物减量。
温馨提示:
沿海地区应注意膳食中含碘食物,建议勿用高碘饮食,防止碘甲亢。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