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天才
问
主要症状:走不出自己的小圈圈发病时间:2年左右 化验检查结果:
这位朋友,你是什么导致的这样的?之前有没有受到大的精神刺激,还是仅仅是青春期的叛逆?你需要多和家人,同学,朋友沟通.你试着去沟通会发现其实大家都很好相处的.没有你想得那样困难.人之间的误会大部分就会沟通不正确导致的.

自闭症是一种先天脑部功能受损伤而引起的发展障碍,通常在三岁以前就可以被发现.自闭症患者从小开始便表现出语言理解及表达困难,难以与身旁的人建立感情,对各种感官刺激的异常反应及一成不变固定的玩法与行为等与一般儿童不同的特征. 症状:1.人际关系有所障碍,对人欠缺反应.自闭症患者缺乏学习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基本社交应对的能力,因此表现出不理人,不看人,对人缺少反应,无法和小朋友一起玩耍,难以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感受,不会以一般人能接受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等多方面的困难.2.语言和沟通有所障碍.约有50%自闭症儿童没有沟通性的语言;有语言沟通的自闭症儿童,也常表现出鹦鹉式的仿说,代名词反转,声调缺乏变化,答非所问的情形.3.对于非口语的肢体语言的理解,同样有程度不同的困难.4.行为同一性.自闭症的儿童常有一些奇特的固定习惯或玩法,如出门走一定的路线,走路时手摸墙壁前进,玩法单调,反复缺乏变化,抗拒任何改变. 这可以算是对自闭症的专业描述,刻板了些,与我看过节目之后想到的并不一样.在我看来像爱因斯坦这种天才的自闭症完全就是给他们量身定做的,因为自闭症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专心致志,极端的回避开外界的干扰,仅此一点就是大多数人很难做到的.我甚至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一个自闭症患者,但我又怕自闭症是有了,成就却没有,那还是不要想入非非吧.毕竟自闭症是一种疾患,轻度还可以,重了就不叫回事了,否则人们都争当自闭症了. 但如果把这种轻度自闭症症状引申一下,我想还是能从这里感觉到一点什么的. 如果把一个人孤零零的放到一个荒岛上,就像《鲁滨逊漂流记》里的那个鲁滨逊一样,只要他还能够生活自理,即使得了自闭症也是无所谓的.所以自闭症被人注意的病症其实是体现在人和他人的关系里的,正常的社会下做为群体的人要求他人适应社会,这可以说已经是人类社会生活里顺理成章的事了,所以对他们来说要对自闭症患者进行救助也成了一种责任,但同时这是否也意味着这是对自闭症患者的一种侵害呢?毕竟在客观上他们干扰了自闭症者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尽管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不应该是他的生活.但如果他们无法救助或者救助没有成功又该如何解释呢?为什么自闭症患者,更确切点说有自闭症倾向的人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独立的生活方式呢?爱因斯坦是荣幸的,他遇到了好的环境,自己也找到了抵御干扰的方法,但更多的人却是没有这种荣幸的,那么是否可以说有些可以成为爱因斯坦的人就是因为别人的干扰才没有发出自己的光彩呢?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人未能成才是因了社会的干扰;另一方面则是自闭症者无法抗拒干扰不能专心致志. 而这种状况其实不仅存在于自闭症者这里,在大多数人那里也都程度不同的普遍存在着,也不仅仅限于自闭症这一种类型. 曾经听一位知名作家说过,当他听说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非常著名,已经被奉为二十世纪文学经典之后,就找来读,当然之前他已经听说这是一本很难读懂的书,但他还是想看看怎么个难读,毕竟算是知名作家,又大学中文系毕业,这样的经典怎么也该拿来看看——但结果是他怎么也看不懂看不下去.最后他把这本书拿给了妻子看,他妻子是精神病院的大夫,大夫看了以后说怎么这个经典的东西和我们精神病院里的那些病人写的有点像啊,他们也是这样自言自语语无伦次的. 作家不明白了,难道大家都看走眼了?还是自己的欣赏水平实在太差,竟郁闷了很长时间.那么乔伊斯本人是有精神疾患呢,还是在超越了那种病症之后写出的《尤利西斯》呢?没有答案.后来他想明白了,不管这是不是经典,他也只能是“这一部.”了.相信以后也不会也不敢有人这样写了,好在文学的路有很多很多,不一定非学乔伊斯吗.
你的这种情况,最好是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试着和别人交往,如果你觉得这点对于你很困难,你可以去心理咨询中心,让心理医生给你做个心理疏导,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小的生活圈,而且我们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自己的小小的生活圈中.因为我们每天主要接触的人并不多.我想你还是学生吧.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的很规律的生活.哈哈,这就是学生的生活.我在大学里,就是这样过来的.除了上课和去食堂吃饭,我的其他时间都是在寝室度过的.看看书,听听广播,然后就在自己小小的寝室圈中快乐的活着.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不融入集体.哈哈.我不太清楚你小小的生活圈到底有多少.再告诉你吧.大学这么多年,我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度过的.我和室友们的观点和追求不一样,所以我就自己开心的做自己的事.哈哈.所以,你可能是多想了.没有必要那么去关注.但是每次有集体活动时,我会比较积极地参加,其实是不想参加的,去帮忙凑人数,但是当我参加后,我发现挺有意思的,然后就乐在其中了,哈哈.快乐的度过和大家在一起的时间和日子,现在回想起来,很有意思,很怀念.我想你肯定没有比我更会宅.哈哈,我可以一个月不去上街.我觉得那没什么.你生活在自己的小小生活圈中,因为我们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每天都要接触的人也很有限.所以你可以放下你不能很好融入集体的想法.然后去参加你感兴趣的集体活动,比如说寝室室友聊天,社团活动.还有重在参与,我们不一定要当主角,我们可以好好的当好配角,比如说篮球赛的啦啦队之类.所以放松心情,去参加集体活动,相信自己能做到,你就一定能做到.自信哈.
我觉得这主要是,自己性格上的问题,或者说是一种习惯!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天地,有一块不想轻易让别人走近的地方.但如果一个人什么事情都不愿打开心扉,永远紧锁心门,那样给别人的感觉也就是你有点遥远,不易亲近!这样,你经常会感觉很孤单,很寂寞,也许有时候你会习惯了这种一个人的感觉.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朋友,感情里没有友情的参与,你的生活是会很寂寞的.特别是当你心情不好或者是遇到挫折的时候,这个时候孤独感是会更深刻的!所以,试着和别人多交流,感情是相互的,当你试着走出自己的小圈圈,融入大家中,你会发现生活更美妙,你也会生活得更快乐的!我给你几条建议吧!第一,建立自己的自信心!找到一种自己擅长的,随便什么都行!这样,等你的自信心增加了,人也随着开朗了,这样你就会自然而然的融入集体中!第二,试着首先和别人打开话匣子!找一些别人感兴趣的话题聊.第三,经常微笑!微笑很拉近你和别人的距离!和别人说话的时候,要自然地盯着他的眼睛,这样才会让别人觉得你对他的话感兴趣,尊重他!这样他也会把你当朋友的!
你好,我觉得你是一种习惯,是不是从小就是一个人,都不怎么出去玩的,或者也就那几个人呀,遇到陌生人都不这么说话的,有时老是觉得不好意思,放不开.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只是一种习惯,慢慢的放开,想如果别人叫你出去玩,别老是拒绝,试着答应.还有大家一起出去玩你也去别老是一个人,这主要是要看自己的,慢慢来别急,相信自己,别人可以的你也可以的.希望着对你有帮助哦.
查看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