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计算及热量计算
供给机体热能的营养素有3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其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每克可供热能4kcal(1kcal=4.184kj),脂肪每克供热能9kcal(37.74kj).糖尿病病人可据其劳动强度将每人每天需要的总热量(kcal)按照碳水化合物占69%,蛋白质占15%,脂肪占25%的比例分配,求出各种成分供给的热能,再按每克脂肪产热9kcal,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每克产热4千卡换算出供给该病人不同营养成分需要的重量,可一日三餐或四餐.三餐热量分布为早餐1/5,午餐,晚餐各2/5.四餐热量分布为早餐1/7,其余三餐各2/7.例如:一个体重60kg的中等体力劳动者,正常体型的成年糖尿病病人,按每日每公斤体重40kcal的热量计算,一天总热量为2400kcal,按以上比例分配即1440kcal热量来自碳水化合物,360kcal热量来自蛋白质,600kcal来自脂肪.提供这些热量需供给360g碳水化合物,90g蛋白质,66g脂肪.
我们强调通过饮食控制热量的方法,并不是要求糖尿病患者每天一定要机械地去计算,而应在掌握这一计算方法后,每隔一段时间或体重有较大幅度改变时计算一下,制订出下一阶段饮食方案,而少食甜食, 油腻的食品,饮食选择既有原则但又要力求多样.
1.游泳对人体健康的好处
游泳不仅同许多体育项目一样,对多种慢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且还有其独特的治疗价值,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l)游泳是在阳光,空气,冷水三浴兼并的良好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体育运动项目,从而集中了阳光浴,空气浴和冷水浴对人的所有疗效.
(2)游泳锻炼是一种全身性的锻炼,因而它对疾病的治疗也是一种综合性,全身性的治疗.通过游泳锻炼,可增强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从而能增强体质,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3)游泳锻炼能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慢性病人通过游泳锻炼,可增强发育不健全的器官,系统的功能,使已衰弱的器官,系统的功能得到恢复和增强,从而使疾病得到治疗.
(4)游泳锻炼既可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培养人同大自然搏斗的拼搏精神,又能使病人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对疾病畏惧烦恼的消极心理,因而十分有利于健康的恢复和疾病的治疗.
2.游泳运动量的掌握
游泳锻炼,与人们从事的其他体育锻炼项目一样,只有科学地掌握运动量,才能使每次锻炼既达到锻炼的目的,又不致发生过度的疲劳和使身体产生不良反应.
游泳锻炼时,应如何科学地掌握运动量呢?
掌握游泳锻炼的运动量的方法有多种,但对普通游泳爱好者来说,最为简便的方法,是根据游泳者脉搏变化的情况,来衡量运动量的大小.
我国正常人安静脉搏频率为每分钟60-80次.经常参加游泳锻炼的人,安静脉搏频率较为缓慢,为每分钟50-60次;锻炼有素的人,脉率还要低一些.对普通的游泳爱好者来说,每次游泳后,脉搏频率达到每分钟120-140次,此次锻炼的运动量则为大运动量;脉搏频率为每分钟90 - 110次,则为中运动量;游泳锻炼后,脉搏变化不大,其增加的次数在10次以内,则为小运动量.
选择游泳锻炼的运动量时,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普通的游泳爱好者,即使是年轻力壮者,每周大运动量的锻炼,也不应超过2次;而中年人则以中等的运动量为宜,不要或少进行运动量过大的游泳锻炼;老年人最适宜小运动量和中等偏小的运动量的游泳锻炼.
慢跑锻炼法
跑步是一项方便灵活的锻炼方法,老幼咸宜,已日益成为人们健身防病的手段之一.
1.跑步与健身
(1)锻炼心脏,保护心脏.坚持跑步可以增加机体的摄氧量,增强心肌舒缩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防止冠状动脉硬化.
(2)活血化瘀,改善循环.跑步时下肢大肌群交替收缩放松,有力地驱使静脉血回流,可以减少下肢静脉和盆腔瘀血,预防静脉内血栓形成.大运动量的跑步锻炼,还能提高血液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防止血栓形成.
(3)促进代谢,控制体重.控制体重是保持健康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跑步能促进新陈代谢,消耗大量血糖,减少脂肪存积,故坚持跑步是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病的一个有效“药方”.
(4)改善脂质代谢,预防动脉硬化.血清胆固醇脂质过高者,经跑步锻炼后,血脂可下降,从而有助于防治血管硬化和冠心病.
(5)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生命在于运动,人越是锻炼,身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就越强.
2.跑步健身法
健身跑应该严格掌握运动量.决定运动量的因素有距离速度,间歇时间,每天练习次数,每周练习天数等.开始练习跑步的体弱者可以进行短距离慢跑,从50米开始,逐渐增至100米,150米,200米.速度一般为100米/30秒-l00米/40秒.
(1)慢速长跑:是一种典型的健身跑,距离从1000米开始.适应后,每周或每2周增加 1000米,一般可增至3000-6000米,速度可掌握在6-8分钟跑1000米.
(2)跑行锻炼:跑30秒,步行60秒,以减轻心脏负担,这样反复跑行20-30次,总时间30-45分钟.这种跑行锻炼适用于心肺功能较差者.
跑的次数:短距离慢跑和跑行练习可每天 1次或隔天1次;年龄稍大的可每隔2-3天跑1次,每次20-30分钟.
跑的脚步最好能配合自己的呼吸,可向前跑二三步吸气,再跑二三步后呼气.跑步时,两臂以前后并稍向外摆动比较舒适,上半身稍向前倾,尽量放松全身肌肉,一般以脚尖着地为好.
3.注意事项
(1)掌握跑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健康的中老年人为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控制体重;轻度糖尿病患者,体力中等或较弱者,为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都可进行跑步锻炼.
肝硬化,病情不稳定的肺结核,影响功能的关节炎,严重糖尿病,甲亢,严重贫血,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心血管病如瓣膜疾病,心肌梗死,频发性心绞痛等均不宜跑步.
(2)跑步应避免在饭后马上进行,或在非常冷,热,潮湿及大风的天气下进行.
(3)跑步锻炼要循序渐进.从短距离慢速度开始,做到量力而跑,跑有余力,不要弄得过分疲劳或使心脏负担过重.
(4)跑步最好在早晨进行,可先做操然后跑步,临睡前一般不宜跑步.
散步锻炼法
(1)普通散步法:用慢速(60-70步/分钟)或中速(80-90步/分钟)散步,每次30-60分钟,可用于一般保健.
(2)快速步行法:每小时步行5000-7000米,每次锻炼30-60分钟,用于普通中老年人增强心力和减轻体重,最高心率应控制在120次/分钟以下.
当你感到情绪低落,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时,不妨快步走上十几分钟,就能使心理恢复平衡.
(3)定量步行法(又称医疗步行):在30度斜坡的路上散步100米,以后渐增至在50度斜坡的路上散步2000米,或沿30度-50度斜坡的路上散步15分钟,接着在平地上散步15分钟.此法适用于糖尿病,心血管系统慢性病和肥胖症的患者.
(4)摆臂散步法:步行时两臂用力向前后摆动,可增进肩部和胸廓的活动,适用于呼吸系统慢性病的患者.
(5)摩腹散步法:一边散步,一边按摩腹部,适用于防治消化不良和胃肠道慢性疾病.
(6)小雨中散步法:在雨中散步比在晴天散步更有益.雨水不仅净化被污染的空气,雨前阳光中及细雨初降时产生的大量的负离子还具有安神舒气,降低血压的功能.在细雨中散步,还有助于消除阴雨天气引起的人体郁闷情绪,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毛毛细雨犹如天然的冷水浴,对颜面,头皮,肌肤进行按摩,令人神清志爽,愁烦俱除.
您好
糖尿病一般会出现糖尿病足,腿疼可能是并发症之一,但不是绝对的,建议到医院具体明确腿疼的原因,然后对症治疗.积极控制血糖也是防止糖尿病的必需条件. LH13
温馨提示:
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