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性真菌感染头皮毛发所引起的皮肤病.感染的途径主要是由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或患病的动物而传染.比如理发,家庭及集体儿童单位中互戴帽子,互用头巾或梳子等均为传染途径,有些儿童则因接触患癣病的猫,狗而感染.
根据感染毛发的真菌菌种不同,将头癣分为三类:黄癣,白癣,黑癣.
黄癣:
黄癣菌引起,多发生于中国农村,大多为儿童期发病,初起为毛根部发红,小脓疱,脓疱干后形成黄痂,单个黄痂样皮损可互相融合变厚,边缘稍高,中间凹似蝶状,中心部有毛发穿过.黄痂中真菌很多,可使毛囊破坏,形成萎缩性疤痕,毛发不能再长出.黄痂厚处还易继发细菌感染,使局部带有鼠尿臭味,自觉痒感.重型病人皮损可波及半个多头皮.
白癣:
大多由羊毛状小孢子菌或铁锈色小孢子菌引起.多发生在托幼机构,小学校等儿童集体单位,目前由于城市养猫,狗人数增多,故白癣发病率也有增多倾向.初起为白色鳞屑性限局斑片,稍有痒感,边界清楚,病发根部有一白色套样菌鞘是本病的特点,且距头皮0B5厘米左右有断发.青春期可自愈,这可能与青春期皮脂腺发达,头皮游离脂肪酸对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有关.愈后不留疤痕.
黑癣:
紫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引起.儿童,成人都可发病.
在三种头癣中黑癣发病率最低.初起时为头皮小点状鳞屑斑片,酷似白癣,常散在分布而易被忽视,病发无明显菌鞘,而且紧靠皮面断发,呈黑色小点,故名黑癣.其病程长,进展慢,可至成年不愈,易于同白癣鉴别.白癣和黑癣均可伴发脓癣,表现为局部化脓,肿胀,隆起于皮肤,破溃,愈后形成疤痕.
临床上头癣要注意与头部脓皮病,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等鉴别.如将病发用10%氢氧化钾溶液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真菌菌丝或孢子,黄癣和白癣在滤过紫外线灯下可发生绿色荧光.
防治:
(1)患者衣帽,枕巾要晒,烫,煮消毒;被污染的理发工具要刷,洗,泡;带菌的毛发,鳞屑,痂皮要焚毁;不要互戴帽子,互用毛巾等.
(2)灰黄霉素,连服四周,同时外用5%硫磺软膏,2%碘酊或其他抗真菌药,4周后查菌阴性,且有正常新生毛发长出,则可停药.因灰黄霉素有一定副作用,如恶心,头疼,光敏性皮疹,偶发白细胞暂时下降,尿蛋白阳性,部分病人肝功异常等,因此要注意用药时间和剂量.
(3)酮康唑口服,因对肝脏有一定副作用,需定期查肝功.
(4)人工拔发治疗:对于小面积可考虑此疗法,用镊子将病发拔除,之后用2%碘酊.
[治疗原则] 1.内服抗真菌药物(首选灰黄毒素); 2.外用抗真菌制剂; 3.每日洗头2次,共8周; 4.每周剃头1次,共8周; 5.消毒患者的生活用具或接触物品.
头癣该怎样预防和治疗?
和其他传染病一样,头癣的防治措施也应该包括三方面,即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
(1)消灭传染源 即治愈所有头癣患者及有病的家畜,这是最重要的.头癣不仅侵犯头皮,还侵入了毛囊根部,所以治疗起来较其他癣病要复杂.
①拔发治疗 若头癣范围很小,可采用手工拔发治疗,即用平头镊子在病损区沿头发生长的方向逆根拔出.还应拔除病损区周围3mm内所有正常头发,以免病损扩散.然后将局部清洗干净,涂以2%碘酒,每天1次.如此每周拔发1次,连续3~4次,并经常洗头,每周涂5%硫磺软膏一次.若病损面积较大,可先用X线照射使头发松动而易于拔除.但此法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设备,且不适于所有患者,目前已很少使用.
②灰黄霉素综合治疗 即内服灰黄霉素,配合外用2%碘酒或5%硫磺软膏,每天洗头,每1~2 周剪发一次.此法适于各型头癣,但应注意药物禁忌症及副作用,服药期间注意复查肝功能.灰黄霉素服法按每日每公斤体重10~20mg,连服15~20天,视病情轻重调整剂量大小.对于病损较小的黄癣及白癣,还应尽量结合手工拔发治疗,这样可减少口服药的用量从而避免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2)切断传播途径 如果发现一个头癣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例如患头癣的儿童暂时不应到幼儿园或小学校去,待完全治好后再恢复集体生活.在家中也应避免传染给家里人或其他儿童.同时对患者用过的帽子,头巾,枕巾,衣被等应采用日晒,开水煮烫等办法消毒.污染过的理发工具也要彻底消毒,可以煮沸消毒,也可置于密闭容器内用甲醛气体熏.带菌的毛发,鳞屑及痂皮等应用火烧毁.
(3)保护易感者 对于头癣来说,每一个儿童都是易感者,所以头癣常在幼儿园或小学校里传播.预防头癣不是靠吃药,而是要加强宣传教育,使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经常检查儿童的头部,如果发现可疑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头癣是指真菌感染皮毛发引起的疾病,包括黄癣,黑癣,白癣和脓癣.
一,黄癣(Tinea favosa)
病因及发病机理
本病由许兰毛癣菌引起的头发,头皮,光滑皮肤,指甲等感染.此病在过去很多,尤其是在农村,经大力防治,目前已十分少见.
临床表现
本病多在儿童期发病,先是毛根部皮肤发红,继之发出一个小脓胞,干后变成黄痂.随着皮疹扩大而黄痂相互融合,变厚,中央凹陷,有毛发穿过,边缘稍高如碟状,强行除黄痂,其下为鲜红湿润糜烂面或溃疡,其痂中有许多真菌,如不及时治疗可有毛囊破坏,最后形成萎缩性疤痕,呈萎缩性秃发.在真菌感染同时,常继发有细菌感染.损害有鼠臭味,自觉剧痒.
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