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血小板分布宽度17.2是不正常的,属于偏高的情况。
血小板分布宽度是反映血液内血小板容积变异的参数,以测得的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正常参考值一般在9% - 17%之间。当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时,提示血小板大小悬殊,常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疾病。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由于骨髓中异常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增殖,导致血小板生成异常,大小不一,从而使血小板分布宽度增加。巨幼细胞贫血时,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影响了细胞的正常分裂和成熟,也会造成血小板形态和大小的改变,引起血小板分布宽度升高。
血小板分布宽度异常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凝血功能。如果血小板大小差异过大,可能会导致部分血小板功能异常,影响止血和凝血过程。比如在出血时,可能无法有效地形成血栓来止血;或者在血管内异常形成血栓,增加血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若发现血小板分布宽度异常,应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