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通常,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不一定会立即发病,当自身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结核菌可能会大量繁殖,从而引发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产生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健康人吸入后就可能被感染。
结核菌进入人体后,会在肺部引发炎症反应。免疫系统会试图对抗结核菌,在这个过程中,肺部组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咯血、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肺结核会逐渐加重,破坏肺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严重影响呼吸功能,甚至可能引发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但如果能早期发现并遵循规范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大多数患者是可以治愈的。治疗过程中,常用的抗结核药物能抑制或杀灭结核菌,同时,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也会在药物的辅助下逐渐清除结核菌,修复受损的肺部组织。
在应对肺结核时,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确诊后,要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不能随意停药或减药。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增强身体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同时,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将结核菌传播给他人。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