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胃胀,吐绿水
发病时间:两年有余
化验检查结果:萎缩性胃炎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曾经当胆囊炎治疗,后去北京进一步检查后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现在依然如故.现在不想用西药治疗,想用中医治疗,想问有何良策.
慢性胃炎是胃粘膜上皮遭到各种致病因子的反复侵袭而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由于粘膜的再生改造,最后导致固有的腺体萎缩.
中医认识
脾胃虚弱为其内在因素,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劳逸过度为其诱发因素.
饮食不节,积滞不化,郁遏气机;忧思恼怒,肝失疏泄,气滞胃腕;过度辛劳则耗耗伤气血,过度安逸则气机不舒.
脾胃素虚,加之以上诸因素致气机不畅,郁滞胃脘,升降失常是本病的基本病机.
症状 辨证
慢性胃炎大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出现上腹饱胀不适,胃脘隐痛,嘈杂嗳气,厌食恶心等.一般胃体胃炎可见厌食,体重减轻,或伴贫血;胃窦胃炎或伴胆结石,尤其是胆汁返流较多者,可引起急性糜烂而出现明显疼痛,嘈杂,灼热等,严重时可出现小量上消化道出血,如呕血,黑便等.
慢性胃炎在中医书籍中多属胃痛,痞满,嗳气,嘈杂等范畴.
本人经多年探索,归纳出脾胃虚弱,睥虚积滞,胃气上逆,肝胃不和等证型,可合并肝胆火胜,肠腑湿热等.
中医治疗
以健睥消积,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为主.
以枳实消痞丸为主加减
枳实消痞丸系金元时代明医李东垣所创,“治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食.”原方为丸剂,我经多年探索,用本方加减做汤或浓缩加工做丸散剂,治疗慢性胃炎,效果很好.
枳实 黄连 生姜 人参 炙甘草 茯苓 麦芽 等10余味中药
用量,加减和煎服法:视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个体差异和辨证结果而定.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见胃痛,胃胀,痞满,嗳气,嘈杂,泛酸,恶心,食欲不佳等症状者均可用本方辨证加减治疗.
虚寒者,减黄连加砂仁,吴茱萸;肝胃不和者,合柴胡疏肝散;肝火犯胃者,合金铃子散加黄芩;胃气上逆明显者,加苏梗,肝胆火甚者,加柴胡,黄芩;肠腑湿热者,加木香;用量可按寒热虚实增减.
保健常识
(1)合理饮食,以防积滞伤及脾胃;(2)戒烟酒,忌过食辛辣,以避免对胃粘膜的反复刺激;(3)保持心情舒畅,以免情志刺激;(4)劳逸结合,以调和胃肠功能.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属中医“胃脘痛”,“心下痞满”,“嘈杂”,“腹胀”等范畴.多由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肝气横逆犯胃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之气所致,以脾胃虚弱为本,气滞,血瘀,湿阻,食滞等为标.
中医辩证,可归纳为脾胃阳虚和脾胃阴虚两型证侯,脾胃阳虚治以温胃健脾,方用香仁,厚朴,干姜,川芎,丁香,灸甘草;脾胃阴虚治以养阴益胃,方用沙参养胃汤加减.考虑本病多为虚证,故治疗应以补虚为主,少佐辛散.如甘温调中,常用党参,白术,甘草;行气多用木香,苏梗,佛手;甘酸濡润用沙参,乌梅,石斛,麦冬;同时合生麦芽,陈皮,佛手以理气和中,养中寓疏.此病多反复难愈,病程较长,短期内难以治愈,而且整个病程中主证可能有变化,应随病机的转变适时调整方药.在治疗过程中不能满足于症状改善的近期效果,要从根本上着眼于腺体功能的恢复.中医治疗萎缩性胃炎一般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约需2~3个疗程,如果胃镜复检没有症状就可以不再服药了.服药后生活应有规律,应吃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应该适当补充营养,建议戒烟酒,还要注意饮食卫生,另外坚持治疗,定期复查也很重要.中医治疗此病疗效还是比较确切的,建议你根据自己病情咨询当地中医大夫,酌情定方选药.
温馨提示:
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