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便秘,经常性肠梗阻,腹部鼓包不排气,疼痛.
发病时间:2008年5月
化验检查结果:功能性植物神经紊乱,胃肠不蠕动,肠梗阻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上海长海医院,北京协和,友谊,301,309,煤炭总医院,吉大一,二,三院均治疗过,治疗效果不好,现病情加重.
肠梗阻的典型体征主要在腹部.
1.腹部膨胀 多见于低位小肠梗阻的后期.闭袢性肠梗阻常有不对称的局部膨胀,而麻痹性肠梗阻则有明显的全腹膨胀.在腹部触诊之前,最好先作腹部听诊数分钟.
2.肠鸣音(或肠蠕动音)亢进或消失 在机械性肠梗阻的早期,当绞痛发作时,在梗阻部位经常可听到肠鸣音亢进,如一阵密集气过水声.肠腔明显扩张时,蠕动音可呈高调金属音性质.在麻痹性肠梗阻或机械性肠梗阻并发腹膜炎时,肠蠕动音极度减少或完全消失.
3.肠型和蠕动波 在慢性肠梗阻和腹壁较薄的病例,肠型和蠕动波特别明显.
4.腹部压痛 常见于机械性肠梗阻,压痛伴肌紧张和反跳痛主要见于绞窄性肠梗阻,尤其是并发腹膜炎时.
5.腹块 在成团蛔虫,胆结石,肠套叠或结肠癌所致的肠梗阻,往往可触到相应的腹块;在闭袢性肠梗阻,有时可能触到有压痛的扩张肠段.
梗阻的治疗方法取决于梗阻的原因,性质,部位,病情和患者的全身情况.但不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纠正肠梗阻所引起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失调,作胃肠减压以改善梗阻部位以上肠段的血液循环以及控制感染等皆属必要.
控制感染和毒血症 肠梗阻时间过长或发生绞窄时,肠壁和腹膜常有多种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梭形芽胞杆菌,链球菌等),积极地采用以抗革兰氏阴性杆菌为重点的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十分重要,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都证实应用抗生素可以显著降低肠梗阻的死亡率.
你好!可以服用“援生力维(曲美布汀)”有很好的治疗消化不良以及调节胃肠蠕动作用!!(也可以先服用吗叮啉看看),忌生冷辛辣食物,不已过饱.粗纤维多蔬菜,奶类,蜂蜜不要间断.最关键的是保持大便畅通
以上是对“肠道不蠕动经常肠梗阻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取决于梗阻的原因,性质,部位,病情和患者的全身情况.但不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纠正肠梗阻所引起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失调,作胃肠减压以改善梗阻部位以上肠段的血液循环以及控制感染等皆属必要.
(一)纠正脱水,电解质丢失和酸碱平衡失调 脱水与电解质的丢失与病情与病类有关.应根据临床经验与血化验结果予以估计.一般成人症状较轻的约需补液1500ml,有明显呕吐的则需补3000ml,而伴周围循环虚脱和低血压时则需补液4000ml以上.若病情一时不能缓解则尚需补给从胃肠减压及尿中排泄的量以及正常的每日需要量.当尿量排泄正常时,尚需补给钾盐.低位肠梗阻多因碱性肠液丢失易有酸中毒,而高位肠梗阻则因胃液和钾的丢失易发生碱中毒,皆应予相应的纠正.在绞窄性肠梗阻和机械性肠梗阻的晚期,可有血浆和全血的丢失,产生血液浓缩或血容量的不足,故尚应补给全血或血浆,白蛋白等方能有效地纠正循环障碍.
(二)胃所减压 通过胃肠插管减压可引出吞入的气体和滞留的液体,解除肠膨胀,避免吸入性肺炎,减轻呕吐,改善由于腹胀引起的循环和呼吸窘迫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梗阻以上肠管的瘀血,水肿和血液循环.少数轻型单纯性肠梗阻经有效的减压后肠腔可恢复通畅.胃肠减压可减少手术操作困难,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三)控制感染和毒血症 肠梗阻时间过长或发生绞窄时,肠壁和腹膜常有多种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梭形芽胞杆菌,链球菌等),积极地采用以抗革兰氏阴性杆菌为重点的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十分重要,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都证实应用抗生素可以显著降低肠梗阻的死亡率.
(四)解除梗阻,恢复肠道功能 对一般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尤其是早期不完全性肠梗阻,如由蛔虫,粪块堵塞或炎症粘连所致的肠梗阻等可作非手术治疗.早期肠套叠,肠扭转引起的肠梗阻亦可在严密的观察下先行非手术治疗.动力性肠梗阻除非伴有外科情况,不需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除前述各项治疗外尚可加用下列措施:
1.中药 复方大承气汤:川朴15g,炒菜菔子30g,枳实9~15g(后下),芒硝9~15g(冲).适用于一般肠梗阻,气胀较明显者.甘遂通结肠:甘遂末1g(冲),桃9g,赤芍15g,生牛膝9g,厚朴15g,生大黄15~24g(后下),木香9g.适用于较重的肠梗阻,积液较多者.上列中药可煎成200ml,分次口服或经胃肠减压管注入.
2.油类 可用石蜡油,生豆油或菜油200~300ml分次口服或由胃肠减压管注入.适用于病情较重,体质较弱者.
3.麻痹性肠梗阻如无外科情况可用新斯的明注射,腹部芒硝热敷等治疗.
4.针刺足三里,中脘,天枢,内关,合谷,内庭等穴位可作为辅助治疗.
温馨提示:
早饭前或起床后喝一杯水有轻度通便作用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