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咽痛,流涕
发病时间:3天前
晚上睡觉到半夜,突然觉得有些冷,咽喉肿痛.三天未见好转,并流黄稠涕,估计是冻着了,不知这样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应该吃什么药?
你咽喉肿痛,鼻流黄稠涕,这说明是热,而你半夜突然觉得有点冷,而过后没有这种情况了的话就可以确定是风热感冒了.如果还有其他情况你可以参考哈以下的比较区别:
风寒感冒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风热感冒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你可以服用维c银翘片和阿莫西林(如果过敏可换成罗红霉素)
是风热感冒; 在中医的角度来看是: 外感风寒,入里化热
中药: 金银花15 连翘15 甘草6 薄荷(后下)9 荆芥10 桔梗10 芦根10 板蓝根10 竹叶8 牛膀子10
玄参10
拔火罐: 拔大椎穴
以上是对“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风寒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加上吹风或受凉.常发生在秋冬季节.其症状:后项强痛,即后项强制疼痛;怕风怕寒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被子才觉得舒服;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带点黄;舌无苔或薄白苔;脉浮紧.
风热感冒,多由气候突变,寒暖失调,风热之邪侵入人体,袭肺犯卫,卫阳郁遏,营卫失和,正邪相争,而见表卫之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春季更为多见.其症状: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头痛身楚;鼻塞,流黄浊涕,咳嗽,咽红干痛;口干渴,咳痰黄稠,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根据症状初步判断为风热感冒.
建议服用些辛凉解表药物,多喝开水,如加重应到医院就诊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寒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风寒感冒属于太阳经症,太阳开机受阻.其特征症状为:
* 后脑强痛,就是后脑袋疼,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
* 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 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
你好!从你的症状上来看因该是风寒感冒,但已有化热迹象.风寒感冒常因风寒犯表,卫阳被束,不能达表,所以又怕冷,少汗,或无汗,化热,所以咽喉疼痛,痰黄.风热感冒,多以发热,汗出,咽痛等.治疗上你可以吃感冒清热颗粒,咽痛,咳痰可以配服仙竹沥口服液.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你的咨询提问.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症状的主要区别如下: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 发热轻 无汗 头痛身痛 鼻塞流清涕 咳嗽吐稀白痰 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 荆芥 防风 苏叶等解表散热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 荆防败毒散 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 正柴胡饮冲剂 感冒软胶囊 通宣理肺丸等等.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 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 微恶风 头胀痛 有汗 咽喉红肿疼痛 咳嗽痰粘或黄 鼻塞涕黄 口渴喜饮 舌尖边红 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 常选用菊花 桑叶等.代表方剂有 银翘散 桑菊饮.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片 羚翘解毒丸 桑菊感冒片 板蓝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 咽喉肿痛明显 可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 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 饮宜食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
根据你的情况 你应该患的是风热感冒 可以选择上面所说风热感冒的治法去治疗,另外,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 芦根30克 板蓝根15克 生甘草6天 每日一剂 或竹叶10克 薄荷3克 杏仁9克 连翘9克每日一剂.
希望我的分析能帮到你 祝早日康复.
以上是对“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感冒最好的办法。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