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个息肉可行切除加病检同时进行.
2.多发息肉或息肉较大有恶变征可经肛门肛窥肠镜进行病理活检以除外恶变.
3.低位或长蒂脱出息肉可用肛窥,直乙镜,套扎或经肛门直接切除.
4.广基或多发息肉可经腹,会阴,骶尾部行肠壁肠段部分切除.
5.高位息肉可行纤维结肠镜高频电切.
6.息肉有癌变应按肿瘤行根治性切除术.
您好,单凭你的这点描述没有办法判断恶性的几率,告诉你判断的方法吧,1,幼年性息肉:直径多数小于1厘米,绝大多数有蒂,次类息肉一般不发生恶变.2,增生性息肉:般均较小,直径很少超过1厘米,其外形为黏膜表面的一个小滴状凸起,表面光滑,基底较宽,多发性亦常见,增生性息肉不发生恶变.3, 淋巴性息肉:直径可自数毫米至3~4厘米.淋巴息肉不发生癌变.4,炎症性息肉:直径常在1厘米以下,病程较长者,体积可增大.5, 腺瘤:具有一定的癌变的几率.
凡从粘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按病理可分为:腺瘤样息肉(包括乳头状腺瘤)最常见,炎性息肉,肠粘膜受长期炎症刺激增生的结果,错构瘤型息肉,其他,如粘膜肥厚增生形成增生性息肉,淋巴组织增生,类癌等疾患.临床上息肉可为单个或多个,以大肠息肉多见且症状较明显.息肉症视症状轻重不同可采用中西药物,肠镜,镭射,冷冻,套扎及经腹或经肛门等多种办法进行治疗.
1.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致大出血者不少见;继发炎症感染可伴多量粘液或粘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长蒂或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脱出肛门,亦有引致肠套叠外翻脱垂者. 2.少数患者可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或腹痛症状. 3.直肠指诊可触及低位息肉. 4.肛镜,直乙镜或纤维结肠镜可直视见到息肉. 5.钡灌肠可显示充盈缺损.
1.治愈:症状消失,息肉或病变肠段切除. 2.好转:症状消失,息肉大部分切除但仍有残余息肉或无再出血及粘液脓血便而息肉未切. 3.未愈:症状存在,息肉完全未切除.
以上是对“结肠息肉1厘米”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