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可能是毛囊炎注意清洁卫生,勤理发,洗头.对发生的毛囊炎应及早积极治疗.对已形成毛囊周围炎的情况,全身用抗生素治疗,局部外用氯霉素氮酮溶液或用莫比罗星软膏.对形成慢性蜂窝织炎今后经各种治疗无效者,应手术切开引流.
脓庖疮又称传染脓痂疹,为一种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传染性 皮肤病 .中医称为”黄水疮”,“滴脓疮”.
[临床表现]
1.初起为点状红斑或小丘疹,迅速变为粟粒,豌豆或更大的水疱,约1—2日后,水疱变为脓疱.
2.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者,亦称大疱性脓疱疮.脓疱较大,壁薄而松弛,疱液浑浊,脓汁沉积于疱底部,成半月形的积脓现象,破后露出糜烂面,干燥后形成黄色脓痂.
3.由溶血性链球菌或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者,亦称脓痂性脓疱疮.脓疱疱壁较厚,红晕显著,脓疱破后其渗液干燥结成蜜黄色厚痂.
4.多发于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自觉瘙痒,常因搔抓而不断接种新疹.
5,主要发于2-7岁儿童,多见于夏秋季节,接触传染,可儿童中流行.
[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2.需与水痘相鉴别,后者多见于冬秋季节.发疹时常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皮疹为向心性分布,以绿豆大到黄豆大的水疱为主,同时可见到丘疹,结痂等各期皮疹,口腔黏膜亦可受累.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全身治疗:对于皮损广泛,伴有发热或淋巴结炎者,可给予磺胺药或抗生素制剂. (2)局部治疗:以杀菌,消炎,止痒,干燥为原则.疱壁未破者可外搽1%樟脑,10%硫黄炉甘石洗剂,每日数次.疱壁已破形成糜烂面或结痂者,可先以O.1%利凡诺溶液湿敷,敷后外用O.5%新霉素软膏或百多邦软膏,环丙沙星软膏等,亦可用2%龙胆紫溶液.
2.中医药治疗
(1)内治法:症见脓疱周围有炎性红晕,破后糜烂结脓痂,可伴发热,口渴,纳呆,便干尿黄,舌红,苔薄黄,脉滑数.症属肺胃湿热,外感毒邪.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蒲公英10克,地丁10克,野菊花10克,金银花10克,黄芩10克,生地10克,泽泻10克,滑石30克(包煎),生甘草6克. (2)外治法 ①如意金黄散以凉茶调后外搽患处. ②马齿苋30克,苦参30克,水煎湿敷患处. ③颠倒散(大黄,硫黄各等份)洗剂外搽.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