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1]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此种症状还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据调查,在我国至少有2000万以上哮喘患者,但只有不足5%的哮喘患者接受过规范化的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治疗哮喘药物因其均具有平喘作用,常称为平喘药,临床上根据他们作用的主要方面又将其分为:
(一)支气管舒张药,此类药除主要作用为舒张支气管,控制哮喘的急性症状.
1.β2激动剂:β2激动剂药物有数十个品种,可分成三代.①第一代:非选择性的β2激动剂,如肾上腺素,麻黄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等,因其心血管副作用多而已被高选择性的β2激动剂所代替.②第二代:选择性短效的β2激动剂,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特布他林(terbutaline)和酚丙喘宁(fenoterol)等,作用时间4~6小时,对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明显减少.③第三代:新一代长效的选择性β2激动剂,如(salmeterol),福米特罗(Formoterol)和丙卡特罗(procaterol)等.作用时间>12小时,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但部分药物(如沙美特罗)起效时间较慢.总的来说,β2激动剂是缓解急性发作的症状的第一线药物,以第二代药物最常用.第三代药物主要用于与吸入激素联合应用,起到稳定气道,减少发作的作用.
2.茶碱类 口服氨茶碱一般剂量每日5~8mg/kg,缓释放茶碱每日8~12mg/kg.静脉给药主要应用于重危症哮喘.首次注射剂量为4~6mg/kg而且应缓慢注射,注射时间应大于15min,静脉滴注维持量为每小时0.8~1.0mg/kg,每日用量一般不超过750mg~1000mg.
3.抗胆碱药物 吸入抗胆碱药物,如溴化异丙托品(Ipratropine bromide)等,可以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而起舒张支气管作用,并能阻断反射性支气管收缩.与β2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使支气管舒张作用增强并持久,主要应用于单独应用β2激动剂未能控制症状的哮喘患者,对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尤为合适.可用MDI或持续雾化吸入,每日3~4次,每次75~250μg吸入.约15分钟起效,维持6~8小时.不良反应少,少数病人有口苦或口干感.
(二)抗炎药 或称作控制病情的药物.由于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的,所以控制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基本治疗,对哮喘长期理想的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常用的药物是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和色酮类药物.一些新的药物,如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激动剂和控释型茶碱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1.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增强平滑肌细胞β2受体的反应性.可分为吸入,口服和静脉用药.
2.色苷酸二钠 是一种非皮质激素抗炎药物.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能够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介质释放,对其他炎症细胞释放介质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目前临床使用较少.
3. 脱敏治疗:也称变应原疫苗治疗,是哮喘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其疗效已经在鼻炎合并哮喘的患者中所证实.4.抗-IgE单克隆抗体:是一种针对人类IgE的重组单克隆抗体(商品名Xoalir),在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疗效.2003年5月正式获FDA批准上市.Xoalir在治疗中-重度哮喘病和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均有效,已知Xoalir可以降低血清游离IgE水平,低调节周围血嗜碱细胞的IgE受体,可显著降低鼻部和支气管的嗜酸细胞,肥大细胞,以及T细胞和B细胞的数目.5.白三稀调节剂包括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合成抑制剂(5-脂氧酶抑制剂).目前能成功应用于临床的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有扎鲁斯特(Zafirlukast 20mg每日两次)和孟鲁斯特(Montelukast10 mg每天一次) ,不仅能缓解哮喘症状,且能减轻气道炎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以用于不能使用激素的患者或者联合用药.
6.抗组胺药物:由于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为过敏性疾病,一旦确诊就应该尽早给予抗组胺药物.有效地控制过敏性鼻炎可以避免大多数哮喘发作或避免哮喘加重,因此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对改善哮喘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抗组胺药物的普通剂量即可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来预防哮喘发作,加倍剂量可改善并发的哮喘症状.率.
三,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急性发作的治疗目的是尽快缓解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预防进一步恶化或再次发作,防止并发症.一般根据病情的分度进行综合性治疗.
1.脱离诱发因素 处理哮喘急性发作时,要注意寻找诱发因素.多数与接触变应原,感冒,呼吸系统感染,气候变化,进食不适当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β受体拮抗剂等),剧烈运动或治疗不足等因素有关.找出和控制诱发因素,有利于控制病情,预防复发.
2.用药方案 正确认识和处理重症哮喘是避免哮喘死亡的重要环节四,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一般哮喘经过急性期治疗症状得到控制,但哮喘的慢性炎症病理生理改变仍然存在,因此,必须制定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主要目的是防止哮喘再次急性发作.根据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病情估价按病情不同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见表2).
五,提高哮喘疗效的临床处理原则 1.诊断方面:要论证诊断是否正确.2.治疗方面:应检查药物的依从性和使用方法是否正确.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不按照医嘱用药者超过30%.吸入药物使用不正确是常遇到的问题.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门诊病人中超过50%的患者吸入方法不正确.详细的指导和反复检查是保证吸入疗法使用正确的关键.3.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联合用药是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为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应该注意:⑴急性发作期或开始治疗时,应有强化治疗的阶段,使肺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和哮喘症状完全控制,再进入长期治疗的方案.⑵中重度患者,除增加吸入抗炎药物的剂量外,宜联合应用长效2受体激动剂,小剂量茶碱,吸入M受体阻断剂等药物.联合用药时能明显提高疗效,并可减少单药的剂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近年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应用长效2受体激动剂或小剂量茶碱,可增强吸入激素的抗炎作用,但其确切的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六,哮喘的教育与管理 哮喘患者的教育和管理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灵活多样的,为患者及其家属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系统教育,提高积极治疗的主动性,提高用药的依从性,才能保证疗效.对哮喘患者进行长期系统管理,包括以下6个相关的部分:
1.鼓励哮喘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伙伴关系.
2.通过规律的肺功能监测(PEF)客观地评价哮喘发作的程度.
3.避免和控制哮喘促(诱)发因素,减少复发.
4.制定哮喘长期管理的用药计划.
5.制定发作期处理方案.
6.长期定期随访保键.
七,儿童哮喘可以脱敏疗法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