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其实是属于一种临床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想彻底治愈,需要查出其原发病.
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一种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某些肝脏病,胆囊病和血液病经常会引发黄疸的症状.
通常,血液的胆红素浓度高于2-3mg/dL(34-51)时,这些部份便会出现肉眼可辨别的颜色.黄疸是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表现即血中胆红素增高而使巩膜,皮肤,粘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出现黄染.当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7.1~34.2umol/L(1~2mg/d1)时,而肉眼看不出黄疸者称隐性黄疸.如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34.2umol/L(2mg/d1)时则为显性黄疸.
黄疸症可根据上述的血红素代谢过程分为三类:
肝前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当大量红血球被分解时出现的黄疸病症.
肝源性黄疸:当肝脏无法正常处理胆红素时出现的黄疸病症.
肝后性黄疸:当肝脏无法正常排除胆红素时出现的黄疸病症.
因此,您需要去医院做相关检查,明确自己是属于哪种原因引起的黄疸,然后针对性治疗原发病,黄疸症状就可以消失.
温馨提示:
经治疗黄疸消退后,不宜马上停药,应根据病情继续治疗,以免复发。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