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传播渠道:1.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手绢等物品.患病者接触过的公共健身器械等.(体表传播)2.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呼吸道传播)3.饮用或食用被患病者污染过的水和食物.(饮食传播)4.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5.直接接触患者.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浑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发生在同一患者身上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消退.2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也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湿疹原则用药:1.去除病因,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就是避免过敏源.2. 抗组织安药物.如敏迪,比特力(氯雷他定)3. 维生素类.选择针对性强的VB2和VB64. 皮损渗出明显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感染局部及全身加用维生素治疗.
温馨提示:
生活要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