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网内科心血管内科心肌病 → 幼儿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如何治疗

幼儿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如何治疗

女 | 6个月 2009-10-21 18:06:49 6人回复 来自

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气喘无力咳嗽
发病时间:两月前
化验检查结果: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刚诊断出来

医生回复区

郭海良
郭海良 本溪市中心医院   副主任医师 擅长: 各种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肌梗塞的介入治疗、 帮助网友:186857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20-10-10 15:36:14 我要投诉

      这个目前这个是有咳嗽,那么这个也有气喘,考虑还是有性功能不全的,这个是可以吃螺内酯地高辛,也可以吃代硝酸异山梨酯片,雷米普利的药来进行治疗,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疾病严重了,手术治疗
      

黄贱丰
黄贱丰 于都县人民医院   副主任护师 擅长: 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护理。 帮助网友:233644称赞:937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8-06-07 13:57:40 我要投诉

      指导意见:
      你好!从患者以上检查诊断名称看,有肥厚性心肌病的情况,可能与患者既往有慢性心脏病或是先天性遗传因素的健康问题,现在可能是有心衰的情况,建议住院诊治,看心内科,
      

zxcvbnasdfggh
zxcvbnasdfggh 其他 帮助网友:164称赞:9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0-21 18:13:02 我要投诉

      您好!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曾被称为主动脉瓣下肌性梗阻.Davies于1952年报道一家9位兄弟姐妹中5人得此病,其中3例发生猝死.1958年Teare描述心室间隔高度肥厚,其厚度远远超过左心室游离壁.且心肌细胞粗而短,排列杂乱,细胞间侧向连接丰富称为非对称性心室间隔肥厚.1960年后被认为是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类型,在各类心肌病中约占20%,因而称为特发性梗阻性心肌病,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或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本病约30%的病例有家族史,可能具有遗传因素.发病时间可从婴幼儿到60多岁,但最常见的是在10~30岁之间,提示可能是先天性畸形,亦可能为后天获得.1960年起Goodwin,Kelly,Morrow,Brockenbrough,Braunwald,Wigle等先后对本病开展外科手术治疗.
      治疗措施: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可在任何年龄呈现症状,最多见的发病年龄为20岁前后.经心导管检查明确诊断的病例,在10岁以下仅10%呈现严重症状,50岁以上则增加到70%.有的病例病情可多年稳定或持续发展日趋严重.发生心房颤动后常呈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体循环栓塞.呈现临床症状和心律失常未经手术治疗的病例中,约15%于5年后死亡,25%于10年后死亡.大多数病人突然死亡,仅少数病例死于心力衰竭或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症状明显,内科药物治疗未能奏效,静息时左心室腔与流出道收缩压差超过6.6kPa(50mmHg)者应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切除心室间隔肥厚的心肌以解除梗阻.[1]
      常用的手术方法有:
      (一)经主动脉和左心室联合切口心肌切除术 胸骨正中切口,应用体外循环结合低温,左心房内放入减压引流管,阻断升主动脉,在其根部加压注入冷心脏停搏液并局部降低心肌温度,横向切开升主动脉根部,用拉钩将右冠瓣向前牵引,用圆刃小刀从心室间隔前方切除U型心肌,切口从右冠瓣下方开始并向左侧延伸到右冠瓣与左冠瓣交界下方.切不可将心室间隔切口向右侧延伸,以免损伤左房室束引致完全性传导阻滞.将心室间隔长方形心肌片在直视下向下方伸长,但不可切入太深.另在左心室前壁下部作与最低斜角支平行长约4cm的斜行切口,进入前乳头肌下方的左心室腔,经切口将前瓣叶拉向心室间隔的左侧,从下向上用小刀切除心室间隔肥厚的心肌,与经主动脉切除的心肌片相联接,然后剪除整片肥厚的心肌,切口深度约为15~20mm修剪心肌碎片以防发生栓塞.间断缝合心肌切口全层,缝合主动脉切口.排出左室腔及主动脉残留气体,取除主动脉阻断钳并升高体温,心搏有力后停止体外循环.
      (二)经主动脉切口心室间隔心肌切除及切开术 建立体外循环并采取心肌保护措施,阻断主动脉血流经升主动脉根部横切口,牵引右冠瓣显露心室间隔,用小圆刀在右冠瓣下方心室间隔上部作两个平行切口,切开心室间隔下部时可压迫右心室游离壁,使心室间隔移向左心室腔以改善显露,然后切除两个平行切口之间的长方形肥厚心肌组织.用手指按压心室间隔切口,增加心室间隔切槽的深度和宽度,取除心肌碎块,缝合主动脉切口,排出左心室腔和主动脉内气体,取除主动脉阻断钳.复温至体温达35℃以上,心脏搏动有力后,停止体外循环,如认为心室间隔肥厚的心肌切除仍欠满意,可另经左心室切口途径予以彻底切除.
      治疗效果:手术死亡率约为10%.常见的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量和左心室切口出血.术后约5%的病例并发完全性传导阻滞,左束支或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更高.此外少数病人并发围术期心肌梗塞,心室间隔穿破,左心室室壁瘤和医源性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室间隔肥厚心肌切除彻底的病例术后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收缩压差消失,主动脉压力波形恢复正常.超声心动图和选择性左心室造影复查显示左心室腔增大,收缩期二尖瓣前瓣叶前移消失,但心房颤动仍然存在.约90%的病人术后心功能改善到1~2级.
      术后长期随诊70%的病例生存10年以上,50%生存15年以上.主要死亡原因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严重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引致脑栓塞或心肌梗塞.猝死的发生率约为25%,较未经手术治疗的病人显著减少.
      
      以上是对“幼儿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如何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时晓东
时晓东 其他 帮助网友:53称赞:4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0-21 18:20:14 我要投诉

      您好,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曾被称为主动脉瓣下肌性梗阻,可在任何年龄呈现症状,最多见的发病年龄为20岁前后.经心导管检查明确诊断的病例,在10岁以下仅10%呈现严重症状,50岁以上则增加到70%.有的病例病情可多年稳定或持续发展日趋严重.发生心房颤动后常呈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体循环栓塞.呈现临床症状和心律失常未经手术治疗的病例中,约15%于5年后死亡,25%于10年后死亡.大多数病人突然死亡,仅少数病例死于心力衰竭或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症状明显,内科药物治疗未能奏效,静息时左心室腔与流出道收缩压差超过6.6kPa(50mmHg)者应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切除心室间隔肥厚的心肌以解除梗阻.
       治疗效果:手术死亡率约为10%.常见的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量和左心室切口出血.术后约5%的病例并发完全性传导阻滞,左束支或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更高.此外少数病人并发围术期心肌梗塞,心室间隔穿破,左心室室壁瘤和医源性主动脉瓣或2尖瓣关闭不全.
       所以,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决定,应用那种治疗方式.
      

askzhangning
askzhangning 其他 帮助网友:69称赞:1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0-21 18:36:58 我要投诉

      现用的治疗包括:1,β受体阻滞剂使心肌收缩减弱,减轻流出道梗阻,减少心肌消耗,增加舒张期心室扩张,且能减慢心率,增加心搏出量.普萘洛尔应用最早,开始每次10mg,3~4次/d,逐步增加剂量,以求改善症状而心率血压不过低,最多可达200mg/d左右.但近来发现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不能减少心率失常和猝死,也不可改变预后.2,钙拮抗剂既有负性肌力作用以减弱心肌收缩,又改善心肌顺应性而有利于舒张功能.维拉帕米120~480mg/d,分3~4次口服,可使症状长期缓解,对血压过低.窦房功能或房室传导阻碍慎用.地尔硫卓亦有效,用量为30~60mg,3次/d.3,抗心律失常药用于控制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与心房颤动,以胺碘酮常用.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电击.4,对于晚期已有心室收缩功能损害而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其治疗与其他原因所致者相同.对诊断肯定,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考虑手术治疗,作室间隔肌纵深切开术和肥厚心肌部分切除术以缓解症状.
      

xianxian0212
xianxian0212 其他 帮助网友:140称赞:4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0-21 21:23:33 我要投诉

      肥厚型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发病率约为2/1000,该病以心肌不对称肥厚为主要特征,主要影响左室,右室甚少受累.
      本病的病因不是很明确:
       1,遗传, 一个家族中可有多人发病,提示与遗传有关.Matsumori发现本病HLADRW4检出率高达73.3%,对照组检出率极低.HLADR系统是遗传基因之一,对免疫反应有调节作用,说明本病与遗传有关.
       2,内分泌紊乱, 嗜酪细胞瘤患者并存肥厚型心肌病者较多,人类静脉滴注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可致心肌坏死.动物实验,静脉滴注儿茶酚胺可致心肌肥厚.因而有人认为肥厚型心肌病是内分泌紊乱所致.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症状明显,左室流出道压差在静息时≥50 mm Hg或激发后压差≥100 mm Hg及伴室间隔明显增厚者,外科心肌切除术一直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外科心肌切除术可使约90%的患者流出道梗阻明显减轻,70%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对内科治疗或外科心肌切除术治疗无反应时,心脏移植是其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
      常用的手术方法有:
       (一)经主动脉和左心室联合切口心肌切除术
       (二)经主动脉切口心室间隔心肌切除及切开术
       治疗效果:手术死亡率约为10%.常见的死亡原因为低
      

疾病百科| 心肌病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温馨提示:
心肌病患者常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因此,心肌病患者的饮食应保证低盐饮食,限制钠盐摄入量,注意钠、钾平衡,有利于防止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心肌病是一种由于心脏下分腔室的结构改变和心肌壁功能受损所导致心脏功能进行行障碍的病变。心肌症可导致心脏逐渐衰弱,心律不整,最终引至心力衰竭,但冠状动脉则大多属正常。任何年龄的人都有机会患上此病。...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无特殊发病群体 常见症状:活动后气促、易疲乏、心率增快、血压下降、[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快速问医生下载
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电图检查改变 心悸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是肥厚型心肌病的症状吗 肥厚性心肌病杂音的特点 扩张型心肌病的好发年龄
1 2 3 4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硝酸异山梨酯片

硝酸异山梨酯片

本品冠心病的长期治疗;心绞痛的预防;心肌梗死后持...[说明书]

醋酸甲羟孕酮片

醋酸甲羟孕酮片

本品用于治疗下列疾病: 1.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说明书]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关闭

loading

看病 男科 妇科 癫痫 性病 养生 新闻 白癫风 牛皮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快速问医生二维码
医师的追问
赠送医生锦旗:赠送医生锦旗是对医生回复的一个认可及鼓励!
赠送不赠送
返回
支付金额: 赠送医生锦旗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支付
关闭投诉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