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患者年龄:三岁半
主要症状:身上脱衣服后出风疹一片一片的非常痒
发病时间:一年
化验检查结果: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吃抗过敏药后只能管一天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出疹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春两季.风疹病毒可通过患儿口,鼻及眼睛的分泌物直接传染给被接触者,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散播传染.由于对病毒性感染尚无特效治疗手段,故可以自己以对症治疗,其中以对发热的处理为主.体温在38℃以下不用给退热药,只需多喝开水.体温达38℃以上可以服用退烧药,如儿童退热片.如高烧达39℃以上可同时在头部加用冰袋冷敷,每5-10分钟换一次.或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风疹的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
加强护理,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加强营养.隔离至出疹后5天. 患者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邪郁在表
发热恶风,喷嚏,流涕,伴有微咳,精神倦怠,胃纳欠佳,疹色浅红,先起于头面,躯干,随后遍及四肢分布均匀,稀疏细小,2—3天消退,有痒感,耳后及枕部痰核肿大,苔薄白,舌质偏红.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 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2克,连翘45克,竹叶45克,牛蒡子12克,桔梗12克,荆芥12克,薄荷45克,豆豉12克,辛夷花12克,白前13克,甘草4克.
2.邪毒内盛
高热,口渴,心烦不宁,疹色鲜红或紫暗,疹点较密,便黄少,舌质红,苔黄糙.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
[方药] 透疹凉解汤加减:桑叶45克,菊花45克,薄荷45克,牛蒡子12克,蝉衣7克,连翘12克,黄连7克,紫花地丁12克,赤芍12克,红花7克,甘草4克.口渴甚者加天花粉,鲜芦根,大便干结加全瓜蒌,郁李仁等.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主要是支持疗法,对症治疗.可酌情给予退热剂,止咳剂及镇痛剂.喉痛用复方硼砂液漱口,皮肤瘙痒可用炉甘石洗剂或生油涂拭,结膜炎用o.25%氧霉素滴眼液或10%醋酸磺胺液滴眼数日.
(四)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
(1)芫荽(香菜)35克或西河柳1把,煎水服.
(2)浮萍,苦参各7克,麻黄,蝉蜕,甘草各3克,白蒺藜,地肤子,生苡仁各45克,僵蚕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治小儿风疹.
(3)花生油50克,煮沸后稍冷加入薄荷叶30克,完全冷却后过滤去渣,外涂皮肤痒处,有止痒作用.
(五)中成药治疗:
(1)犀角化毒丸:每次1丸,每日2次,用于邪毒内盛.
(2)板蓝根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用于邪郁在表.
(3)维C银翘片:每次2片,每日3次.
(4)了歌王片:每次3片,每日3次.
(六)饮食疗法
(1)银翘解毒粥:金银花,连翘,淡豆豉,竹叶,荆芥各10克,芦根15克,牛蒡子,甘草各6克,粳米100克.上8味药洗净煎汁,去渣,再煮洗净的粳米成粥,待粥将熟时,加入上药汁,煎1—2沸即可.分2次,早晚温热服.
本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适用于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汗而不多,口渴,咳嗽咽痛,舌尖虹,舌苔薄黄,脉浮数.注意:外感风寒,恶寒重,发热轻不宜用.
(2)清营粥:生地15~30克,竹叶卷心6克,银花10克,犀角3克(用水牛角6—10克代),粳米100克.将生地,竹叶卷心,银花,水牛角洗净,同入砂锅煎汤,取汁去渣,再入洗净的粳米,同煮为稀粥.每日2~3次,温热服食.
本粥清营泄热,兼以透表.适用于营分热盛.症见身热,夜间尤甚,烦躁,咽干但不欲饮,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
风疹的预防与护理
1.发现风疹病儿,应立即隔离,隔离至出疹后5天.
2.风疹流行期间,不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避免与风疹患儿接触.保护孕妇,尤其妊娠初期2-3个月内,避免接触风疹患儿.
3.患儿卧床休息,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后复感新邪,加重病情.发热期间,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和容易消化,不吃煎炸与油腻之物.
4.防止播搔破皮肤,引起感染.
温馨提示:
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洋葱、胡椒、辣椒、花椒、芥菜、茴香。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