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网心理健康科 → 心因性精神障碍多年能治疗吗

心因性精神障碍多年能治疗吗

保密 | 0个月 悬赏10个健康币 2009-10-23 12:40:43 8人回复 来自

健康咨询描述: 心因性精神障碍多年能治疗吗

第一次补充提问

心因性精神障碍引起的病,有不敢入睡,多疑多虑,神经高度紧张,经多次治疗,效果甚微,请求指导.

发表于2009-10-23 12:44:38

医生回复区

柯菲菲
柯菲菲 丽水市中心医院   主治医师 擅长: 睡眠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精分,青春期心理问题等 帮助网友:14937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0-23 13:12:44

      这个疾病应该是可以治疗的,建议到当地的精神病医院就诊,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可以结合中医治疗,应该有一定的疗效.
      

吉枫
吉枫 其他 擅长: 妇科疾病,一些常见病 帮助网友:11330称赞:1620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0-23 13:06:47 我要投诉

      您除了药物治疗外,一定要去看看心理医生,让心理医生帮您找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心理方面有些障碍,只有找出了真正的病因,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您的问题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是一定要用心理学的方法治疗才能够达到真正治愈的效果的,
      

守卫健康
守卫健康 副主任医师 擅长: 玻璃体积血、白内障、视网膜血管阻塞、视网膜脱离、c 帮助网友:178称赞:12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0-23 13:07:44 我要投诉

      疾病概述
      心因性精神障碍是一组由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精神障碍.可以分为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性障碍.
      1,急性应激反应
      是由于突然而来而且异乎寻常的强烈刺激导致的一种精神障碍,表现为茫然,麻木,注意范围狭窄;定向力障碍,讲话言辞凌乱,有的还会出现木僵.而有的则表现为激越,活动增多无目的,伴有强烈的焦虑和恐惧.
      2,创伤后应激障碍
      是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的延迟和(或)持久的反应.患者以各种形式重新体验创伤性事件,有挥之不去的闯入性回忆,有频频出现的痛苦经历的梦境再现.
      3,适应性障碍
      是一种为时短暂的较为轻度的烦恼状态及情绪失调.常常影响到社会功能,但不会出现精神病症状.
      疾病描述
      心因性精神障碍是一组由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精神障碍.可以分为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性障碍.
      症状体征
      精神检查应注意有无下述特点
      (1)精神症状的出现与精神因素有明显的内在联系,精神症状的病理结构往往为精神因素所决定.
      (2)精神症状的出现与环境变化紧密关联.
      (3)临床症状类型:急性应激反应:精神症状多在遭受精神打击若干分钟至若干小时内发病.常表现为强烈的恐惧体验,言语零乱,无条理性,冲动,哭叫,无目的漫游或木僵,并有轻度意识障碍.延迟性应激障碍:症状出现于6个月内,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如控制不住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反复出现创伤内容的恶梦,持续的警觉性增高,如难入睡或惊醒,过分地惊跳反应,与人疏远,不亲切,焦虑.适应障碍:主要以情绪障碍为主,如烦恼,不安,抑郁,不知所措,还有不愿与人交往,退缩等适应不良的行为,和失眠,食欲不振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4)幻觉一般不明显,即或有之,多属心因性,与精神创伤有密切关系.
      (5)一般预后良好.
      疾病病因
      心因性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主要与以下三方面因素有关.
      (1) 精神因素:在现实生活环境中如遇到急剧或持久的精神创伤或生活事件可使某些个体产生一系列精神症状.这些心理社会因素是引起心因性精神障碍主要的原因.
      (2) 个性特征:人格特点也可以说是个体易感素质.我们知道并非所有受到严重刺激的人都出现精神症状,说明个体的人格特点或易感素质起一定作用.人格特点是如何起作用的呢?这主要表现在个体对刺激的认识,态度以及个体对事物的体验和采取的行为方法;同时个体对精神刺激的耐受性和感受性如何.这些均与个体的个性特点,易感素质,神经类型甚至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3)躯体状况:如果病人躯体健康状况不佳,有慢性疾病或智能低下者,由于这时处在大脑机能状态消弱的情况下,或对精神刺激因素的耐受性和感受性有下降的情况下,容易患此病.
      诊断检查
      注意与人格障碍及原先存在的精神疾病加重相鉴别.
      治疗方案
      1,以心理治疗为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予有力的社会支持,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尽快摆脱困境.
      2,尽量给予适当的调整和改善环境,对病程较长者,需对患者的情况作全面分析,找出影响病情痊愈的主要因素,有目的地进行治疗.
      3,根据临床症状选用精神药物,对焦虑,心烦不安者可应用抗焦虑药或催眠剂如阿普唑仑0.4mg,3/d,口服,舒乐安定1~2mg,3/d,口服.对表现为精神运动兴奋,抑制和妄想症状为主的病人应酌情选用抗精神病药或抗抑郁药,剂量依病人症状而定,宜小不宜大,时间也不宜过长.
      4,对不能主动进食或饮食量过少者给予支持治疗.
      用药安全提示
      【预防措施】
      1,个人的个性锻炼.包括对强而不可抑制型的人经常训练其内抑制过程,增加其忍耐,克制和涵养的能力,使之能屈能伸,消除过多的兴奋性,以促兴奋和抑制的均衡.
      2,对弱型者,要消除过多的被动防御反应,逐渐变得坚强.还可通过个性锻炼,增进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防止外周环境或社会心理因素的急剧变化,造成高级神经活动失调.
      3,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亦很重要,当失眠,疲劳,耗竭时,易促发心因性疾病的发生.因此,要注意睡眠,劳逸结合,加强文体活动,保持心情舒畅,增强体质.对防止心因性疾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4,家庭对具有上述性格特征的人或曾发病处于恢复阶段的患者,交往时要尽量避免刺激或挑逗性语言和行为.
      5,知道自己具有上述性格的人,在生活中要时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适应能力.
      
      
      以上是对“心因性精神障碍多年能治疗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山东小秀才
山东小秀才 医师 擅长: 脑震荡、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 蛛网膜下 帮助网友:2063称赞:284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0-23 13:08:01 我要投诉

      你好:精神障碍:是精神活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和意识)异常的一组疾病.精神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疯子),精神病(如偏执性精神病,感应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等),心理障碍(如人格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性变态等)和神经症(如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癔病,神经衰弱等).治疗:1,药物治疗.所用药物包括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躁狂药等.2,休克疗法,如电休克.,心理治疗.在若干精神障碍的治疗中从来都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目前主要用于神经症,心身疾病和人格障碍等.4,工疗.或称职业疗法.即每日给病人安排力所能及的劳动或工艺性操作作业,以辅助或促进病情缓解.急性精神障碍患者,病情好转时期应参加工艺品制作,缝纫,书法或绘画等活动,以提高生活兴趣和信心.对慢性病人则宜安排工业工疗,即参加一些带有流水作业性质的集体劳动作业.这样的工疗才接近现实生活,有助于他们的精神康复.工疗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有助于患者劳动就业或职业康复.其中包括着管理家务和教育子女.对神经症,也可合理选用镇静药物,但最主要的是心理疗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在神经症的治疗,精神病恢复期病人的保健和其他心理疾病的预防中越来越显示其重要作用.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吕高照
吕高照 其他 帮助网友:7284称赞:1160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0-23 13:12:39 我要投诉

      心因性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主要与以下三方面因素有关.
      (1) 精神因素:在现实生活环境中如遇到急剧或持久的精神创伤或生活事件可使某些个体产生一系列精神症状.这些心理社会因素是引起心因性精神障碍主要的原因.
      (2) 个性特征:人格特点也可以说是个体易感素质.我们知道并非所有受到严重刺激的人都出现精神症状,说明个体的人格特点或易感素质起一定作用.人格特点是如何起作用的呢?这主要表现在个体对刺激的认识,态度以及个体对事物的体验和采取的行为方法;同时个体对精神刺激的耐受性和感受性如何.这些均与个体的个性特点,易感素质,神经类型甚至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3)躯体状况:如果病人躯体健康状况不佳,有慢性疾病或智能低下者,由于这时处在大脑机能状态消弱的情况下,或对精神刺激因素的耐受性和感受性有下降的情况下,容易患此病.
      1,以心理治疗为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予有力的社会支持,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尽快摆脱困境.
      2,尽量给予适当的调整和改善环境,对病程较长者,需对患者的情况作全面分析,找出影响病情痊愈的主要因素,有目的地进行治疗.
      3,根据临床症状选用精神药物,对焦虑,心烦不安者可应用抗焦虑药或催眠剂如阿普唑仑0.4mg,3/d,口服,舒乐安定1~2mg,3/d,口服.对表现为精神运动兴奋,抑制和妄想症状为主的病人应酌情选用抗精神病药或抗抑郁药,剂量依病人症状而定,宜小不宜大,时间也不宜过长.
      4,对不能主动进食或饮食量过少者给予支持治疗.
      个人的个性锻炼.包括对强而不可抑制型的人经常训练其内抑制过程,增加其忍耐,克制和涵养的能力,使之能屈能伸,消除过多的兴奋性,以促兴奋和抑制的均衡.
      对弱型者,要消除过多的被动防御反应,逐渐变得坚强.还可通过个性锻炼,增进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防止外周环境或社会心理因素的急剧变化,造成高级神经活动失调.
       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亦很重要,当失眠,疲劳,耗竭时,易促发心因性疾病的发生.因此,要注意睡眠,劳逸结合,加强文体活动,保持心情舒畅,增强体质.对防止心因性疾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家庭对具有上述性格特征的人或曾发病处于恢复阶段的患者,交往时要尽量避免刺激或挑逗性语言和行为.
       知道自己具有上述性格的人,在生活中要时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适应能力.
       所以您完全可以治愈.祝您早日康复!
      

wz85491286
wz85491286 其他 帮助网友:332称赞:12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0-23 13:13:44 我要投诉

      你好!心因性精神障碍治疗:
      1,以心理治疗为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予有力的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尽快摆脱困境.
      2,尽量给予适当的调整和改善环境,对病程较长者,需要对患者的情况作全面分析,找出影响病情痊愈的主要因素,有目的的进行治疗.
      3,根据临床症状选用精神药物,对焦虑,心烦不安者可以应用抗焦虑药物或催眠剂如阿普唑仑0.4mg,3/d,口服,舒乐安定1—2mg,3/d,口服.对表现为精神运动兴奋,抑制和妄想症状为主的病人应该酌情选用抗精神病药物或者抗抑郁药物,剂量依病人的症状而定,宜小不宜大,时间也不宜过长.
      4,对不能主动进食或饮食量过少者给予支持治疗.
      
      

zj宫霞医生
zj宫霞医生 其他 帮助网友:301称赞:29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0-23 13:33:02 我要投诉

      你好!
      心因性精神障碍(psychogenic mental disorders)是指由于强烈或持久的心理社会因素直接作用下而引起的一组功能性精神疾病,旧称反应性精神病.
      特点为:
      (1)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精神障碍的直接原因,起主导作用.
      (2)临床主要表现与精神刺激因素密切相关.
      (3)病因消除或改变环境后,精神症状应相继消失.
      (4)预后良好,无人格方面的缺陷等.
      据经验,给你介绍几种治疗方法:
      1.心理治疗
      (1)尽快脱离应激源,改变原来的生活环境.
      (2)给予支持性或疏导性心理治疗.
      (3)认识有关的应激源,正视和面对现实,认识到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生活就是与自然斗争,调整自己,去适应和处理各种变化了的事情和环境.
      (4)锻炼自己的意志,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己应付或处理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
      (5)如家庭治疗,社会环境治疗等.
      2.药物治疗
      (1)对兴奋,激惹和幻觉妄想为主的,可选用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等抗精神病药物.
      (2)对焦虑,抑郁症状为主的,可选用抗焦虑药艾司唑仑(舒乐安定),阿普唑仑等,抗抑郁药可选多塞平,阿米替林等.
      3.其他治疗理疗,针灸,中药等治疗.
      希望你早日康复,不再受精神疾病的困扰.
      
      
      以上是对“心因性精神障碍多年能治疗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deardeer1027
deardeer1027 其他 帮助网友:355称赞:23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0-23 14:15:20 我要投诉

      心因性精神障碍是一组由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精神障碍.可以分为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性障碍.
      1,以心理治疗为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予有力的社会支持,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尽快摆脱困境.
      2,尽量给予适当的调整和改善环境,对病程较长者,需对患者的情况作全面分析,找出影响病情痊愈的主要因素,有目的地进行治疗.
      3,根据临床症状选用精神药物,对焦虑,心烦不安者可应用抗焦虑药或催眠剂如阿普唑仑0.4mg,3/d,口服,舒乐安定1~2mg,3/d,口服.对表现为精神运动兴奋,抑制和妄想症状为主的病人应酌情选用抗精神病药或抗抑郁药,剂量依病人症状而定,宜小不宜大,时间也不宜过长.
      4,对不能主动进食或饮食量过少者给予支持治疗.
      预防措施
      1,个人的个性锻炼.包括对强而不可抑制型的人经常训练其内抑制过程,增加其忍耐,克制和涵养的能力,使之能屈能伸,消除过多的兴奋性,以促兴奋和抑制的均衡.
      2,对弱型者,要消除过多的被动防御反应,逐渐变得坚强.还可通过个性锻炼,增进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防止外周环境或社会心理因素的急剧变化,造成高级神经活动失调.
      3,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亦很重要,当失眠,疲劳,耗竭时,易促发心因性疾病的发生.因此,要注意睡眠,劳逸结合,加强文体活动,保持心情舒畅,增强体质.对防止心因性疾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4,家庭对具有上述性格特征的人或曾发病处于恢复阶段的患者,交往时要尽量避免刺激或挑逗性语言和行为.
      5,知道自己具有上述性格的人,在生活中要时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适应能力.
      

快速问医生下载
疾病知识 健康视频 疾病知识 健康视频
1 2 3 4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地西泮片

地西泮片

1.主要用于焦虑,镇静催眠,还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说明书]

氟哌啶醇片

氟哌啶醇片

1.用于急、慢性各型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抽动秽语...[说明书]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关闭

loading

看病 男科 妇科 癫痫 性病 养生 新闻 白癫风 牛皮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快速问医生二维码
医师的追问
赠送医生锦旗:赠送医生锦旗是对医生回复的一个认可及鼓励!
赠送不赠送
返回
支付金额: 赠送医生锦旗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支付
关闭投诉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