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急性白血板减少,三岁的幼儿.之前什么症状都没有的,昨天开始才发现身上有一些淤青.请问有没有生命危险的?该如何治疗?
你宝宝是患了儿童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液科的常见病,因其起病突然,皮肤出血点,瘀斑,鼻腔出血,牙龈渗血等出血表现突出,家长恐慌,着急,面对急切为孩子求治的家长,一些医师便将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环孢菌素A,甚至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都给病人用上,想尽快稳定病情,缓解病情.
孩子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一些医生的初衷也是好的.但是,任何一种疾病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不例外.一些生物因素(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化学因素(如某些药物,苯)等作用于机体,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或其他破坏血小板的机制,使血小板迅速被破坏,血液循环中血小板减少,正常止血功能遭到破坏,容易发生出血,出血不易止住.机体面对外界某些因素的打击,出现一时的免疫功能紊乱,是机体应激反应的结果.病例观察表明,儿童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初起时给与适当的对症处理,严密观察,4~12周后,80%的儿童能自愈,也就是说机体自身或在药物适当干预下,经过一定的时间,能够由应激状态恢复正常.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应用能使血小板破坏减少,血小板迅速提升,但这并不是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正常的结果,而是机体整个免疫系统被抑制的结果.当这些药的药理作用消失后,机体的免疫功能并未恢复正常,仍然会出现破坏自身血小板,血小板还会降下来.环孢菌素A,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的作用也大致如此.糖皮质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环孢菌素A,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或抑制B淋巴细胞,或抑制网状内皮细胞功能,或抑制T细胞功能,大剂量的,长疗程的应用于免疫系统及其他器官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的儿童身上,其产生的远期影响是很难预料的.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