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脑炎中医可参考"温病"的治疗,脊髓炎则通常从 "萎症"的论治.该患者的主要症状急性期当属于"风温"范畴.《温疫论》对温病的病因认为是"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并把这种异气称为"疠气".中医辨证论治并不把着力点放在对病原体的认识上.而在于病原体进入人体后邪气与正气斗争所表现的证候,治疗上注重分期辨证论治 [2].急性期,重在清热解毒,清营透气,化痰开窍;恢复期,正虚邪衰,气营两亏,宜益气养阴,化痰通络,在辨证的基础上,要考虑或清实火,或泻相火及顾护阴液;后遗症期,则多见肝肾两虚,气虚血瘀,痰浊内阻,或见阳气虚衰,治宜滋补肝肾,填精益髓,益气通络,化瘀豁痰,醒脑开窍,或温补肾阳,温经通脉.该患者入院时症见低热,肢体软弱无力,麻木,尤以左侧为甚,舌红苔黄白厚腻,脉濡,小便色黄.予以自拟方清热解毒化痰,祛湿通络为治,方中法夏胆南星天竺黄清热化痰,皂角刺祛痰开窍,连翘清热解毒,忍冬藤石楠藤清热疏风通络,白茅根萆薢祛风湿通络,蜈蚣搜风通络,龙胆草茯苓清热利湿.然患者病程已越半月,痰热与湿热郁久成瘀,痹阻经络更甚,久则可伤及肝肾,病情逐渐发展,入院后5天症见头痛,乏力加重, 眼胀,舌边红,苔黄腻,脉弦细,小便黄,大便稍溏.中医调整自拟方以祛风清热化痰,活血通络止痛为治,方中川芎羌活防风白芷祛风通络止痛,柴胡黄芩黄连清肝经之热,全蝎地龙僵蚕搜经通络祛瘀,秦艽清热祛湿,浙贝清热化痰.此方痰瘀同治, 且较前重用虫类药,虫类药多偏咸辛,辛能入络,咸能软坚,它不仅走窜最速,并能涤入隧隙,搜剔络邪,患者显效明显.但虫类药易化燥伤阴,且此时西药使用了激素冲击疗法,机体更易耗伤阴液,阴不制阳,阳热之气相对偏旺,病人容易出现心烦易怒,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口燥咽干等症[3] ,故此后中药汤剂以该方加用滋阴清热的麦冬,太子参等,有效的预防激素的副作用.患者症状基本缓解出院,继续予以中药调服滋补肝肾,并配合少许活血化瘀通络之品,如王不留行,鸡血藤等,预后良好,半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温馨提示:
膳食清淡、慎用补虚之品,宜食有助于疏风散邪的食物。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