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病毒引起的脑炎即为病毒性脑炎.多见于儿童.表现有畏寒 ,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惊厥,并可出现颅神经麻痹,肢体瘫痪和精神症状,如幻视,幻听,精神异常,言语障碍,兴奋躁动,抑郁等.
病毒性脑炎的一般治疗: 1,查脑电图看脑功能损害的程度;
2,必要时查脑部磁共振明确脑实质损害情况;
3,高压氧治疗
4,西药治疗方面还有加强的可能:哈伯因可改为艾斯能或安理申,可加静脉滴注奥拉西坦或吡拉西坦;
5,中药方面可给予:性脑静或复方麝香注射液.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常见症状有发高热,呼吸十分急促,持久干咳 ,可能有单边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 ,有小量痰或大量痰,可能含有血丝.幼儿患上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能有轻微咳嗽或完全没有咳嗽.有可疑便须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肺炎的针灸治法常用穴为肺俞,膈俞,尺泽,鱼际,太渊,内关.配用穴为大椎,曲池,合谷,孔最,委中,太溪,三阴交,十二井,膏肓俞.病情进展期,每日针2次,泻法,留针30分钟.恢复期,每日针1次,平补平泻.
肺炎的预防调养:
①平时注防寒保暖,遇有气候变化,随时更换衣着,体虚易感者,可常服玉屏风散之类药物,预防发生外感.
②戒除吸烟,避免吸入粉尘和一切有毒或刺激性气体.
③进食或喂食时,注意力要集中,要求患者细嚼慢咽,避免边吃边说,交食物呛吸入肺.
样预防脑炎及防治脑炎的发生呢?
一是怎样预防乙脑呢?乙脑是蚊虫传染的,灭蚊是预防乙脑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除了消灭蚊子外,还防止蚊子叮咬,如装纱门,纱窗.睡觉的时候,可以挂上蚊帐或点上蚊香,另外,在乙脑流行期间,晚上最好不要让孩子光背在外面睡觉,以减少传染的机会.
10岁以下儿童应在4~5月份开始接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注射.据上海市传染病院统计,凡注射了疫苗的一般都不发病,即使发病也很轻.所以家长不应忽视按时给孩子注射乙脑预防针.
二是做好疫苗预防接种这是预防与控制乙脑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我国乙脑病例中10岁以下儿童占80%以上,5岁以下占50%.一般要求1岁接种2次,2岁加种1次,5岁再加种1次,共4次,若有遗漏者应去地区卫生服务中心补种,外来人口中有遗漏接种者也应去补种.
三是加强动物传染源管理,搞好家禽,家畜棚舍的环境卫生.
四是搞好预防接种,及时注射乙脑疫苗.注射乙脑疫苗效果明显,保护率高.流行地区接种对象一般为6个月以上,10岁以下的儿童.乙脑灭活疫苗第一年需注射2次,间隔7~10天,以后每年加强一次;减毒活疫苗不分初免,每年一针至6岁,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注射剂量为6~12个月婴儿0.25毫升;1~6岁0.5毫升;7~15岁1毫升;16岁以上每次2毫升.因为疫苗接种后,大约40天左右才产生免疫力,所以一定要提前接种.在乙脑流行季节,用大青叶,板兰根,银花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天,有预防作用.平时要注意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同时,普及乙脑的防病知识,及时发现病人,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尽量减少乙脑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乙型脑炎病儿常在数日内病情迅速加重,所以应在医院治疗,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如腰椎穿刺输液等.不要因疼爱孩子延误诊断.病儿应隔离在有防蚊设施(沙门,沙宙,蚊帐),凉爽(室温低于30℃),安静的病室内.发热时应多补充水分,可给西瓜水,绿豆汤,豆浆,牛奶,米汁,菜汤等清凉流质食物.对高热多汗病儿应勤擦皮肤.用热毛巾定期擦摩骨隆起处(如骶,尾部等)皮肤,以防褥疮发生.
(一)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护理,降温,止惊以及呼吸衰竭等处理可参照乙脑的治疗.(二)免疫疗法1.血清疗法:起病3天内患者可用恢复期患者或林区居住多年者的血清20~40ml肌注,或椎管内注射5~10ml.2.高效价免疫丙种球蛋白每日6~9ml肌注,至体温降至38℃以下停用.3.干扰素,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核糖核酸酶均可酌情采用.
以上是对“请求询问病毒性脑炎和肺炎怎么治..”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毒性脑炎:由病毒引起的脑炎.多见于儿童.表现有畏寒 ,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惊厥,并可出现颅神经麻痹,肢体瘫痪和精神症状,如幻视,幻听,精神异常,言语障碍,兴奋躁动,抑郁等.
肺炎: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
病毒性脑炎:确诊或疑似病人均可采用抗病毒治疗.对于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者可用无环鸟苷;其它病毒引起者可用病毒唑及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高热时要做好护理,不可让长时间高热伤及脑组织,如果患者因脑炎出现瘫痪,应及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并做腰穿术做检查和治疗.
肺炎:一般肺炎的治疗原则基本相同,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生素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肺外并发症的治疗等5个方面.
如果我的答案能帮得到你,请点击答案采纳支持我,会增加您10分积分,也会让我更积极帮助大家解决问题,谢谢.
温馨提示: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避免过度疲劳,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