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舌尖起白泡,嘴边也有红包
发病时间:昨天开始的
化验检查结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告诉是什么问题,该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病情分析:
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有些人反复发生口腔溃疡,此起彼伏,一年四季不断,这种疾病称为"复发性口疮",由于最早是位叫阿弗他的医生报道的,所以也叫"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口腔粘膜及舌的边缘,常是白色溃疡,周围有红晕,十分疼痛,特别是遇酸,咸,辣的食物时,疼痛更加厉害,以致佳看美味都不愿品尝.虽是口腔小疾,却令人痛苦不堪,甚至坐卧不宁,寝食不安,情绪低落.
大多数医生认为,口腔溃疡与以下因素有关:
1.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如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情况.
2.内分泌变化:有些女性患者往往在月经期发生,可能与体内雌激素量下降有关.
3.精神因素:有的患者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睡眠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发病,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4.遗传因素:如父母双方均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其子女约有80-90%患病,若双亲之一患此病时,其子女约有50-60%患病.
5.其他因素:如缺乏微量元素锌,铁,叶酸,维生素B12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的可能性.
指导意见:
口腔溃疡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轻型口疮 好发于口腔粘膜角化差的部位,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数目不等,散在分布,边缘整齐,周围有红晕,感疼痛.有自限性及复发史.愈后不留瘢痕.
2.疱疹样口疮 溃疡小且数目可多达20个以上,分布较广泛,无成簇及融合现象.患者有疼痛及伴有头痛,低热等全身症状.愈后不留瘢痕.
3.腺周口疮 好发于唇内侧及口角区粘膜.溃疡多单个发生,且大而深,呈"弹坑"状,边缘隆起,底不平微硬.病程长,愈后可留下瘢痕.
4. 白塞综合征 若已出现口,眼及生殖器,皮肤损害时,则应结合其他系统损害分折进行诊断.
为非特异性炎症.初期出现严重的血管及炎性反应,形成溃疡后,其表面有纤维素性假膜覆盖,下方有少量坏死组织.固有层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可水肿,玻璃样变或断裂消失.腺周口疮的病变与以上基本变化相同,但范围大而深,且唾液腺腺泡破坏,腺管扩张,上皮增生.
该病好发于20~45岁间的女性,男女之比约为2∶3.据有关资料统计,发病率不底于10%.多发生于口腔粘膜无角化或角化较差的区域,如唇内侧,舌尖,舌缘,舌腹,颊,软腭,前庭沟等处粘膜.
1.轻型口疮 初起病变处敏感或出现针尖样大小或稍大的充血区,短期内即形成直径在2~4mm左右,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浅小溃疡.中心微凹陷,表面覆有一层淡黄色假膜,溃疡周围粘膜充血呈红晕状,其底扪之不硬.溃疡数目一般为2~3个左右溃疡形成后有较剧烈的烧灼痛,尤以舌尖处明显.在接触有刺激性的食物时更甚.一般无全身症状.
生活护理:
经7~10天左右溃疡可逐渐自愈,不留瘢痕.但经长短不一的间歇期后又可复发.间歇期长者可达10~20年或更长;短者可为此起彼伏,终年不断,病人甚为痛苦.
2.疱疹样口疮 亦称口炎型口疮.此型除溃疡小,数目多(可达20~30个)外,余与轻型口疮表现相似.溃疡散在,分布广泛,粘膜充血明显.有剧烈疼痛及伴有头痛,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3.腺周口疮 亦称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或巨型口疮,为各型中最严重的一型.溃疡常单个发生,2个或2个以上者少见.好发于唇内侧及口角区粘膜,亦可发生在舌腭弓,软腭等部位.初起时溃疡与轻型口疮相同,但其直径逐渐扩大至1~2cm,并向深层发展至粘膜腺.溃疡为紫红色或暗红色,边缘不规则,呈瓣状隆起,中央凹陷,状似"弹坑".底不平,微硬,呈小结节状.溃疡周围红晕明显.局部有剧烈疼痛及可伴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全身症状.病程常在月余以上,长者可达1年.愈合遗留瘢痕,严重者可形成组织缺损或畸形.
4. 白塞综合征 亦称眼-口-生殖器三联征.本病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口腔,皮肤,生殖器及眼部损害为基本临床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还可波及关节,心血管及神经系统.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