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心跳头晕全身无力
发病时间:偶尔
化验检查结果:窦性心律.室性早博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做过冠躁影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该怎样治疗
病情分析:
室性早搏(或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人群相当广泛,包括正常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室性早搏的临床症状有很大的变异性,从无症状,轻微心悸不适,到早搏触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致晕厥或黑蒙,且其临床症状与预后并无平行关系.正常健康人群以及各种不同心脏病患者的室性早搏,其临床预后各不相同.因此临床医生在处理室性早搏时,必须立足于病人本身,即什么样的早搏需要处理,怎样去规范化处理,怎样客观地去评估治疗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指导意见:
治疗室性早搏依赖于是否有心律失常相关的症状及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对确有症状而无器质性心脏病者首先应予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无效者予以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由于负作用较小而作为最常用的一线药物,其治疗主要目的在于减轻症状,而不是早搏的完全控制.如上述药物治疗无效可干脆放弃药物治疗.对于少数起源于特殊部位的早搏(如右室流处道),在一线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射频消融治疗.无症状且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性早搏及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根本无需治疗.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室性早搏及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因药物治疗并不降低总体死亡率及猝死发生率,在无症状时也无需药物治疗.但如确有症状,应采用上述缓解症状的治疗原则.
生活护理:
室性早搏的预后取决于早搏出现的类型,是否触发快速性心律失常及患者器质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在不同的人群其预后是不一样的.
1.正常健康人群
绝大多数正常健康人群的室性早搏不增加猝死的发生率,其预后是良好的[9,28].即使在老年人结果也是如此.
2.非缺血性心脏扩大
一般来说,特发性或其它非缺血性因素所致的扩张性心肌病本身就有一定的猝死发生率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其每年的总死亡率有报道高达40%~50%,但尚无证据表明,室性早搏包括短阵室性心动过速能直接增加此类患者的死亡率,尽管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认为,此类患者死亡主要与疾病本身有关.
3.心肌肥厚
左心室肥厚有较高的室性早搏发生率,但左室肥厚本身是猝死的高危因素,因此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高血压不伴左心室肥厚者.franmingham研究[32]表明,心血管疾病伴左心室肥厚者其死亡率是左室正常者的8倍,而心电图复极异常前者是后者的2倍.这一关系独立于心肌缺血因素以外.左心室肥厚患者其室性早搏的发生率高于无左室肥厚者,但其比例关系远不及上述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说明左室肥厚的高死亡率与室性早搏只有部分关系.
4.冠心病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和频繁室性早搏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取决于心律失常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时间.以往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24~48小时内的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并不影响急性期及长期预后.新近研究表明[36],心梗后13小时或更长时间内的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对预后有影响.急性心梗后一月内发生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其猝死发生率是无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2倍多.在溶栓药问世前,频繁室性早搏和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被认为是心脏总死亡率和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其3年累计死亡率分别是33%和15%[37].心梗后3个月至1年内发生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也能增加总体死亡率.虽然总体结果如此,但心肌梗死急性期出现频繁室性早搏和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猝死发生率并不明显增加,这进一步提示该心律失常的发生是总体心功能的反映,而不是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标志.
病情分析:
情绪不能太激动,心态要平和,多走走多运动,吃的要有营养.睡觉的时候把枕头垫低点.
指导意见:
情绪不能太激动,心态要平和,多走走多运动,吃的要有营养.睡觉的时候把枕头垫低点.
生活护理:
祝早日康复身体健康.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